• 河南鄭州航空港:深入落實“四高四爭先”目標 奮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10





      自2013年3月7日獲國務院批復設立以來,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簡稱“河南鄭州航空港”)已走過了12個年頭。河南鄭州航空港勇擔擴大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帶動河南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大使命,建成內陸地區功能最全、通關效率最高的“1+1+7”口岸體系,從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萬的小鎮,蝶變為一座區域面積747平方公里、人口80萬的現代化、國際化航空都市。


      聚焦“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國家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圈核心增長極、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物流樞紐、中原特區“五大定位”,奮力打造先進制造業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創意時尚中心、創新創業中心、人才中心“五大中心”。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全面推進“二次創業”,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75.6億元、同比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6.8億元、同比增長20.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項指標增速均居全省第一。2025年以來,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運行開局沖刺,態勢良好。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3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8%。


      擴大對外開放


      加快打造“四港聯動”的世界級物流樞紐


      開放是河南鄭州航空港最突出的關鍵詞。河南鄭州航空港圍繞多港聯動、多式聯運,著力推動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港聯動”,樞紐能級提級躍升,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完成貨運量82.5萬噸,創歷史新高。河南首個輻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區域的海外貨站落地馬來西亞吉隆坡。來自柬埔寨的腰果、馬來西亞的鮮食榴蓮通過中原龍浩貨運包機,可分撥至全國各大城市,走上百姓餐桌。


      鄭州國際陸港核心區西作業區建成投用,專用鐵路實現通車。作為我國中東部地區首個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鄭州國際陸港統籌布局保稅通關、大宗商品交易、臨港產業等功能,預計到2035年,將具備“萬列、千萬噸級”的貨物集疏支撐保障能力。


      鄭州航空港站是全國首個配備專用物流設施的客貨兩用高鐵站,4小時通達國內主要城市。高鐵物流中心已建成投用,鄭州航空港站至重慶北站、青島北站高鐵快運相繼開通。依托高鐵物流中心和公鐵、空鐵聯運,貨物周轉效率提升60%以上。


      建成內陸地區首個國際公路運輸集結中心,實現TIR跨境公路運輸雙向聯通和常態化運營,為宇通、一拖、中國重汽等1000余家進出口企業提供安全、穩定、便捷的國際物流新通道,助力河南初步形成“北上、南下、西進”的國際公路運輸網絡。


      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完成1.66億單,貨值258.8億元、同比增長55.8%。“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打通聯運堵點  提升空陸聯運轉運效率”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名單(第二批)。“區港一體化”模式創新升級,降低企業物流成本50%,提升物流時效60%,業務量增長近12倍。


      中韓(鄭州航空港區)國際合作產業園揭牌,中新臨空經濟產業園加快建設。與巴西里約熱內盧市政府簽署《關于航空大都市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外資企業達177家,新增38家,同比增長21.5%。進出口總值完成4094.42億元,約占全省一半。


      堅持項目為先


      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高地


      河南鄭州航空港堅持政策為要、項目為先,圍繞“4+3+3”主導產業體系,謀劃一批、論證一批、開工一批重大項目。


      2024年,重大項目招引成果顯著,簽約項目247個;開工建設比亞迪擴產、富士康新能源車研發中心、中國郵政航空樞紐、中原國際會展中心(二期)等項目164個;建成投產榮盛泛半導體、富士康智能倉儲等項目50個。加快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產業生態。


      重點聚焦電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健康、航空航天衛星、現代物流、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新型儲能、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以比亞迪為龍頭的千億級新能源汽車城快速崛起。比亞迪擴產項目2021年9月簽約,實現37天開工、17個月投產,創造了“港區速度”。2024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達54.5萬輛,同比增長169.8%。


      重點培育以富士康、超聚變為頭雁企業的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自2012年落戶以來,富士康鄭州工廠累計生產智能手機超12億部,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建成全省首家“燈塔工廠”,為河南培養近500萬名熟練產業工人。富士康新事業總部順利落地,聚焦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實施“3+3”轉型發展戰略,計劃用10年時間,投資5000億元在河南再造一個“新富士康”。


      超聚變國內規模最大的服務器生產線落戶,2024年完成產值495億元,同比增長75%;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投產算力2000P,填補了河南在超大規模智算中心方面的空白;速達股份成為2024年全省首家深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實現河南鄭州航空港本土培育企業上市“零的突破”;“鄭州航空港號”新一代遙感互聯網衛星成功發射……圍繞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窗口、主引擎、主陣地功能定位,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擦亮創新底色


      加快打造國際創新創業之都


      聚焦應用型創新導向,河南鄭州航空港強化“管委會+公司+產業指揮部+專班”發展模式,推進港產城園融合發展。打造創新生態體系,舉辦INNOPORT創業大賽,成立歐美同學會中部海創中心,建設國際創新創業之都、青年創新創業樂園。堅持“一院一城一集群”融合發展,發揮河南省醫學科學院、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河南省科學院航空港區分院等高能級創新平臺作用,打造產業創新生態,實現“全國研發、港區轉化”“全球研發、港區轉化”。


      堅持世界標準、國際一流,高標準建設中原醫學科學城。目前,中原醫學科學城已簽約“醫”字號項目66個,注冊生物醫藥類企業211家,簽約引進美國碧迪醫療、荷蘭飛利浦、美國瑞思邁等跨國公司,引進國藥、華潤、通用、中信等生物醫藥類央企和頭部企業54家,與13家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成為合作伙伴,主營生物醫藥類央企實現全覆蓋。


      此外,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還落地中原納米酶實驗室等5個河南省實驗室,占全省實驗室總量的近1/5。河南電子科技大學、鄭州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新校區、新型研究型大學等項目啟動籌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注冊各類基金49只,認繳總規模1507.3億元。加快釋放“國際創業之都”十條支持政策效應,出臺“中原特區人才計劃”,構建“1+6+N”全新人才政策體系,引進“兩院”院士和院士級專家12人,博士后平臺達17家。


      2025年,河南鄭州航空港將堅決落實河南省委“四高四爭先”要求,圍繞“五大定位”,加快打造“五大中心”,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奮勇爭先,為河南“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貢獻港區力量,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