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新鄉: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走在前干在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28





      一粒粒種子“長”成全產業鏈,守護國人飯碗;一項項成果走出實驗室,在大市場中勇立潮頭;一系列產品填補行業空白,打破國際壟斷……置身鄭州都市圈,北接京津冀,東聯山東半島城市群,西通山西中部城市群,河南省新鄉市找準角色定位,持續做大做強產業、提升開放能級、著力深化改革,奮力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


      科技創新助力做優產業“基本盤”


      風從黃河吹來,在新鄉市平原示范區橋北鄉高標準農田里,“普冰03”小麥抖擻精神,進入返青拔節期。


      “這是我國首個國審遠緣雜交新品種,去年在中原農谷成功轉化。它將冰草高產、抗病等基因導入小麥,突破了利用冰草屬物種改良小麥的世界難題,使小麥更加高產、穩產、多抗。”河南省中原農谷聯合種業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韓亞偉說。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中原農谷在新鄉成立三年來,集聚58家高能級平臺、16位院士,保藏種質資源18萬份,培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161個,建成良種繁育基地110萬畝,帶動河南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每年為全國提供優質種子45億斤。


      立足農業、跳出農業,新鄉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發展現代農業,推動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綠色食品、現代化工等全鏈條發展。在中原農谷西片區獲嘉縣,農業收獲機械“小巨人”企業花溪科技自主研制的六道繩打捆機等系列產品,暢銷我國中部、西北、東北等地區,并出口到東南亞國家。


      作為中原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新鄉擁有41個行業大類中的35個,規上工業企業2255家,形成“8+17+N”產業鏈群,做優傳統產業“基本盤”。新鄉化纖長絲、衛華起重機、心連心尿素、銀金達功能性聚酯薄膜等148個產品的產能、產量、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全國及全省前列。


      在位于長垣的衛華集團智能輕型車間,工業機器人揮舞機械臂,智能化生產線已實現無人操作。衛華集團主要負責人韓紅安介紹,集團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4%至6%,2024年營收289.16億元,同比增長超五成,出口訂單增長300%。


      2024年,新鄉市獲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全年實施工業技術改造項目229個,完成投資65.7億元;抓住國家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幫助企業更新設備10265臺套,完成投資54.5億元。


      內暢外聯打造高效互通經絡


      “產品出車間就進冷庫,出廠門就上高速。”在原陽縣,新鄉市雨軒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建華說,去年公司共從全國各地采購80多萬頭牛羊,經過標準化深加工形成1000多種綠色食品。


      2023年,新鄉市獲批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以打造全國最大的中央廚房供應基地和中部地區最大的冷鏈產品儲備交易集散中心為定位,發揮“南融鄭州、襟帶豫北、輻射京津冀”的大都市區北部門戶區位優勢,帶動中原城市群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肯德基的油條、賽百味的面包、真功夫的包子……知名餐飲門店提供的美味,不少來自新鄉。作為“A股主板首家餐飲供應鏈企業”千味央廚的核心生產基地,新鄉已集聚食品制造規上企業近200家,超4000種產品依托冷鏈物流運往全國各地。


      目前,新鄉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日貨運量5萬至8萬件、日吞吐量500至800噸,建成投用智能化冷庫43.7萬立方米,是省內外多家食品企業的原材料集散中心、分撥配送中心。


      基礎設施高效互聯互通,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血脈經絡。當前,新鄉在營高速公路有9條,隨著長修、安羅等5條高速建成通車,將基本實現“縣縣雙高速、主要鄉鎮全覆蓋”。


      曾經,北岸新鄉、南岸鄭州,黃河成為制約兩地空間發展的一道“天塹”。如今一座座飛虹架起,新鄉市已建成、在建及規劃待建跨黃河對接鄭州、開封的主要通道有12個,另有3個連接山東。


      從貨通全國到買賣全球,新鄉持續織密“通道+樞紐+網絡”開放體系,新鄉經開區始發的中歐班列運營七年來,把更多“河南制造”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2024年,新鄉外貿實績企業新增111家,總數達996家、居全省第三。鄭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新鄉市進出口增速達28.1%,躋身全省前三名。


      “校企地”齊發力促進宜商宜業宜成


      潛心發明一件專利,從申報到授權,需要多久?豫北轉向系統(新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立杰興奮地說,37天,不出新鄉即可實現,而過去需要兩三年。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關鍵在優化營商環境。


      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河南首個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城市,新鄉擁有河南第一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辟河南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專利轉化合作新路徑,助力營商環境評價排名躍居全省第一方陣。


      據介紹,中心專利預審服務的產業主要有起重設備、電池產業,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授權周期分別由全國平均16個月、6個月、4.5個月縮短至3個月、1個月、10天以內。目前,超過1600家新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中心備案,累計預審專利超過1.3萬件,專利授權超過9000件,其中發明專利2900件。


      專利技術成果得到保護,也加速向生產力轉化。去年10月,在新鄉經開區,河南科之誠第三代半導體碳基芯片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研發的高頻濾波器芯片,打破國外在高頻濾波器領域的壟斷。


      今年1月,新鄉發布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條”,緊扣成果轉化、協同攻關、人才引育等內容,進一步貫通“產學研”、聯動“校企地”,激發創新動力、產業活力、發展潛力。


      新鄉擁有13座高等院校、4所國家級科研院所,數量為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之最,既為廣大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支撐,也輸送大量技能人才。


      “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新鄉大有可為,也必定大有作為。”新鄉市委書記李衛東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按照河南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大會部署要求,持續打造要素聚集的“強磁場”、投資興業的“新高地”、便捷高效的“大通道”,全面提升新鄉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的硬實力和競爭力。(記者 雙瑞 李文哲)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