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河南文旅市場繁榮有序、向新向好。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5天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6450.3萬人次、旅游收入37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4.8%。
接待游客人次前五位的景區分別是清明上河園55.78萬人次、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54萬人次、萬歲山武俠城49.3萬人次、云臺山39.57萬人次、龍門石窟31.83萬人次,旅游收入居前五位的景區為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1.49億元、清明上河園0.75億元、云臺山0.73億元、鄭州方特歡樂世界0.69億元、萬歲山武俠城0.57億元。
創意引領,文博體驗推陳出新
文博場館緊扣館藏特色資源,結合數字技術和創意活動,呈現“展覽多元、科技賦能、文創出圈”的整體特點。據了解,“五一”假期,全省文博場館接待觀眾484.6萬人次,開展線上線下文化惠民活動5500余場次,其中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接待觀眾10.8萬人次、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接待觀眾9.9萬人次、殷墟博物館接待觀眾7.3萬人次、河南博物院接待觀眾7.2萬人次,成為吸引省內外觀眾的熱門“打卡地”。
文博大展深受歡迎。各博物館紛紛推出新展覽,河南博物院“瑪雅VR超沉浸體驗展”、中國文字博物館“天雨粟——倉頡紀念遺跡圖文展”、鄭州博物館“絲綢幻旅VR大空間沉浸體驗展”、南陽市博物院“全息動物園·遠古恐龍”數字化沉浸式展覽、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點石成金·從蘇美爾到夏王朝的古文明冶金互鑒”特展等受到觀眾熱捧。
互動體驗深度參與。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推出“商王的盛宴”沉浸式互動劇、“商都匠作密碼”解謎游戲等;殷墟博物館創新推出“跟著館長看展覽”活動;許昌博物館開展“遇見靈鳥”沉浸式系列研學活動;駐馬店市博物館開展“中華古韻 雅歌投壺”體驗活動;禹州市博物館開展“公共考古實地探訪瓦店遺址探秘”活動。
需求保障持續提升。“五一”假期全省博物館取消周一閉館慣例,熱門博物館實行延遲開放。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等熱門場館每日開放時間延長至18時,殷墟博物館延遲至20時。濮陽博物館推出“AI智能館員濮小慧”講解導覽;多地博物館也都推出公益講解服務,增加公益講解場次,最大限度滿足觀眾參觀體驗。
供需兩旺,旅游市場熱度攀升
河南搶抓“五一”消費旺季,聚焦產品創新、體驗優化、業態升級,為實現河南文旅“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注入源源活力。
旅游產品多元供給。據了解,多地推出主題鮮明、類型豐富的特色產品,涵蓋親子、研學、康養、紅色等多個領域。洛陽首部皇家園林大型實景演藝《鳳舞神都》在九洲池首演即爆,讓廣大游客穿越千年、沉浸式感受到盛唐文化的獨特魅力。云臺山景區打造“萬花之境”主題藝術空間,特邀漢服NPC化身“王維”“花神”,帶給游客沉浸式的古風體驗。銀基動物王國、欒川竹海野生動物園萌寵互動圈粉親子家庭。周口野生動物世界推出“雜技演出+動物互動觀賞+機械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體驗套餐。太行?紅日演藝小鎮大型實景演出《太行?紅日》重現紅旗渠奮斗傳奇。浚縣古城推出社火、魚燈舞、國潮音樂等節目,讓游客盡情領略中原民俗風采。函谷關景區推出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首個大型“水上鐵花秀”《函谷盛境》。河南衛視聯合南陽醫圣文化園推出的沉浸式中醫文化體驗活動“艾草奇妙游”吸引眾多游客前去體驗。
新場景打造更具魅力。洛陽市“漢服”體驗持續火熱,洛邑古城、隋唐洛陽城、麗景門等漢服打卡景區日均人流量突破萬人次。焦作市以“場景即消費”為核心,推出一批“夜經濟”“微度假”等多元消費空間。許昌市推出“率性三國春游魏都”三國文化主題宣傳推廣活動,古城巡游、NPC互動,帶領游客穿越三國。濮陽市以“龍湖盛宴、非遺戲韻、文創市集、激情賽事、國潮秀場、墨韻春秋”為六大主題,舉辦21類236項活動。商丘市舉辦“古城有戲”活動,經典戲曲、民俗演藝輪番登場,游客、戲迷共譜梨園風雅新章。南陽市組織開展2025“月季花開 惠游南陽”跨城聯動活動。
鄉村旅游持續升溫。春夏時節,各縣區緊扣文旅消費新趨勢,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資源,打造差異化旅游品牌。“信陽小院”經濟展現出強大活力,浉河區茶山周邊的歸拙園、枕溪秘境等特色民宿“五一”期間入住率達100%,游客可體驗茶藝、手作等,感受“慢生活”哲學。惠濟、蘭考、盧氏等地推出多條旅游線路,串聯鄉村特色景點,感受黃河沿岸繁花村韻之旅。林州、西峽、確山等地山水景區成為自駕游熱門選擇。欒川大峽谷、寶天曼峽谷等漂流項目開啟年度首漂。老君山、白云山、雞公山、嵖岈山等景點帶動周邊住宿需求大幅增長。
科技賦能體驗升級。各大景點探索“解題”新思路,全方位提升游客體驗。紅旗渠、老君山等景區推出機器人迎客、互動、搬東西等服務,解鎖“科技+文旅”新玩法。朱仙鎮雙主題音樂公路串聯開封古城、岳飛廟等文化地標,助力游客“一路暢游、多點打卡”,吸引眾多游客前去體驗。開封上新御河夜游項目,沿河兩岸以聲光電技術再現宋詞意境,配合特色文化表演,帶游客們感受有水、有景、有文化內涵的魅力之旅。
好戲連臺,惠民活動豐富多彩
把文化“家底”變成文旅“名片”,點亮公眾假日生活。文化活動深入基層。“五一”假期,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舉辦線上線下惠民文化活動1.18萬場次,全省國有文藝院團組織精品劇目進基層演出982場次,覆蓋群眾累計超千萬人次。
非遺傳承創新煥彩。多地通過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呈現方式將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帶游客領略文化魅力。鄭州阜民里街區“非遺手作消費季”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空間。商丘火神臺飛天威亞秀融合非遺與國潮,吸引大量游客。濮陽衛風市集“非遺技藝展示”活動,展現麥稈畫、陳氏絹藝等傳統魅力。許昌神垕古鎮開窯“盲盒”體驗,帶游客感受千年窯火魅力。新鄉平原湖公園“千年文脈?非遺新鄉”嘉年華,讓游客盡享非遺盛宴。
演藝市場亮點紛呈。演唱會、音樂會、音樂劇、兒童劇、脫口秀等多元藝術形式演出交相輝映,各景區高頻次主題演藝、沉浸式實景演出等為游客帶來全新視聽盛宴。張惠妹“ASMR MAXXX”巡回演唱會鄭州站開唱掀起懷舊熱潮。《梁祝》《千年等一回》國風唯美浪漫經典名曲音樂會以創新編曲重塑經典。殷墟景區大型實景演藝《洹溯·大邑商》帶游客乘坐游船穿越時空,領略殷商繁華盛景。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單日安排超200場沉浸式演出、鶴壁浚縣推出系列國潮范兒實景秀,打造全天候文化盛宴。
宣推發力,引客入豫效果明顯
針對省外重點客源市場,河南開展精準營銷,堅持“推產品、出政策、強宣傳”,省外來豫游客持續攀升。
主題產品持續預熱。節前及假日期間,全省統籌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及近300家旅游景區、休閑街區等,針對省外重點客源市場推出500余項文旅特色活動及惠游政策,同步在各大OTA平臺上線,吸引省外游客來豫。4月21日至23日,“老家河南·豫閩相見”2025河南文化旅游福建推廣季期間,全省60余家旅游景區、旅行社等面向福建游客推出門票、住宿等優惠政策。
宣傳報道集中加熱。據不完全統計,“五一”假期,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相繼播發河南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等稿件近40篇,鄭州水下國風秀、開封新演藝項目、洛陽劇本殺等河南文旅新場景成為央視關注焦點。假日期間,老家河南新媒體矩陣分別圍繞文旅新場景、鄉村旅游、賞花、茶旅、博物館、民宿、劇場演出等推出個性化服務攻略內容,其中,圖文中心各平臺推出118條內容,總傳播量約900萬次;視頻中心各平臺共發布原創視頻22條,總播放量3371.6萬次,總點贊56.3萬次。
省外游客持續增長。中遠程旅游市場需求充分釋放,省外游客迎來較大規模增長。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五一”期間省外來豫游客為2231.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1.42%),占比為34.6%(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個百分點),省外游客排名前六位的省份分別為山東、河北、山西、廣東、湖北、安徽。
管服并重,寵客舉措細致暖心
全省各地圍繞游客需求,從政策惠民、服務升級、安全保障多維度著力,以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打造優質旅游環境。
惠民政策精準發力。發放4000萬元“樂購河南”文旅類專項消費券,直接惠及廣大游客。豫中南七市攜手發出“五一”邀請,推出系列惠民政策。許昌三國主題景區、陜州地坑院、二七區櫻桃溝等景區推出門票減免活動。焦作開通景區免費接駁專線,平頂山市區公交免費乘坐。
服務細節彰顯溫度。“五一”假期,氣溫升高,云臺山景區免費提供西瓜、冰糕等“清涼大禮包”,為游客帶來舒爽旅游體驗。濮陽清豐開放政府食堂,讓游客在游玩之余享用暖心飯菜。安陽智慧文旅平臺上線,實現投訴快速響應,助力游客舒心出游。焦作在交通樞紐及景區設志愿服務站,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鄭州地鐵延長運營時間至零點,洛陽“神都小巴”實現公交“一鍵呼叫”,漯河、南陽等地對外地車輛輕微違章不罰款,開封、新鄉等地免費開放停車場,全方位提升游客體驗感。(莫韶華 王苑)
轉自: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