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美豫名品”建設激活農業品牌實現大躍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21





      在河南鄉村振興的版圖上,一批帶著泥土氣息的土特產正蛻變為享譽全國的金名片。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以“美豫名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為支點,通過“一企一策”精準培育,推動恒都牛肉、菡香大米等農產品實現從地方特產到全國標桿的跨越。近日,記者深入河南各地,走訪多家涉農企業,專題解碼農業品牌賦能背后的“河南路徑”。


      品牌賦能 實現從區域符號到全國標桿躍遷


      河南農產品的品牌突圍,源于“標準筑基、渠道破圈、價值提升”的系統性賦能。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以“美豫名品”認證為紐帶,推動企業從生產導向轉向品牌導向,通過構建標準化體系、拓展市場網絡、強化價值認同,助力河南農產品實現從區域符號到全國標桿的躍遷。


      作為首批“美豫名品”企業,恒都牛肉構建“線上溯源直播﹢線下展會聯動”矩陣,品牌知名度從75%躍至90%,復購率突破65%;2024年銷售額達25億元,冷鏈網絡覆蓋全國29個省市,成為開拓東南亞市場的“豫字號”農產品先鋒。“恒都牛肉品牌公信力讓產品溢價空間提升30%。”該公司總經理馮紀宇坦言,其冷鮮肉在高端商超售價較同類產品高8~12元/公斤。


      菡香大米入選“美豫名品”后,實現了從村合作社產品到“國禮級”產品的蛻變。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產品年銷售額增至9500萬元,產品走進“一帶一路”展銷會。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為其定制的“媒體﹢展會”策略,更推動其走向產學研融合--與河南農科院合作培育的“菡香稻1號”,單產提升15%,農藥使用量下降22%,形成“從育種到餐桌”的全鏈條標準體系。


      “標準化生產是品牌生命線。”河南天成鴿業負責人表示。該企業通過實施50項標準織就綠色養殖網,構建“養殖-鴿糞還田”循環模式;在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參與制定《標準化肉鴿場建設規范》,明確通風、飼料配比等50項指標。2024年以來,其“一鴿帶百業”模式帶動周邊300余戶農民增收,鴿肉產品在“豫滬合作”中溢價達40%,成為長三角地區消費者餐桌上的新寵。


      四維發力 政府搭臺構建品牌培育生態


      品牌的成長離不開培育的土壤。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年出臺《關于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推進“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多點發力,以“三品一標”為核心,通過“標準先行、技術賦能、資源對接、動態監管”組合拳,護航農業品牌建設。


      --標準筑基。協助其鵬茶葉制定《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將非遺炒茶工藝細化為“殺青溫度230±5℃”等12項量化指標,智能生產線使產能提升24倍,連續28年通過有機認證。


      --技術造血。為頤恒健蜂業提供綠色工廠認證指導,蜂蜜酒系列產品借助電商培訓,首年銷售額破500萬元。


      --動態管理。建立“認證-監管-退出”機制,首批62家企業中3家因品控問題被摘牌,確保“美豫名品”含金量。


      破局之路 實現從單一產品到產業鏈質變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美豫名品”企業帶動產業鏈就業超10萬人,產品平均溢價率達25%,形成“一個品牌帶動一條產業鏈、富裕一方百姓”的共富效應。


      “機器做規模,人手做精品”。其鵬茶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正祥的實踐,折射出河南農業品牌化的核心密碼--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標準融合。其引入智能發酵機的同時保留手工揉捻環節,使信陽毛尖特級茶比例從35%提升至68%,實現“品質-品牌-價值”的螺旋式上升。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美豫名品'不僅是質量認證,更是聯農帶農的紐帶。”隨著平頂山尼龍新材料、信陽茶等產業集群加入培育計劃,河南正從農業大省向品牌強省發起沖刺,讓更多土特產成為鄉村振興的金招牌。


      從恒都牛肉的冷鏈車駛向東南亞,到菡香大米作為國禮饋贈外賓,河南農產品的“出圈”之路印證:當地方特產嫁接標準化體系與品牌公信力,泥土里也能長出“黃金產業鏈”。“美豫名品”正以質量為筆,在中原沃土上書寫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宋曉霞 孫博 本報記者 孫中杰)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