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以制度創新重塑開放新格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5





      今年年初,隨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實施保障辦法》的出臺,河南在制度型開放的賽道上擲下一枚“重磅砝碼”。這份全國首部關于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工作的省政府規章,撬動了改革的“凍土層”:從投資開放“負面清單”動態優化,到貿易便利化“單一窗口”升級,再到全產業鏈集成創新……河南通過制度化舉措保障自貿試驗區改革,展現了內陸省份的開放決心。


      制度創新的紅利迅速轉化為開放優勢。以河南自貿試驗區為例,上半年進出口額490.1億元、同比增長29.4%;新設企業10274家,累計15.1萬家,是河南自貿試驗區設立前的5.6倍。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的33項試點任務中,13條已落地、5條有顯著進展,推動開放平臺從“政策洼地”邁向“制度高地”。


      立體化國際物流體系正在中原大地加速構建。“空中絲路”輻射力持續增強,鄭州入選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貨郵吞吐量43.5萬噸,同比增長23.9%。“陸上絲路”擴量提質,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啟用,“中吉烏”鐵公聯運特色線路開通,中歐班列開行1522列、同比增長52.1%。“數字絲路”更加便捷,新獲批開封、新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增至7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成果豐碩,鐵海聯運班列到發合計超1萬標箱,同比增長70%;新開通5條內河航運航線,各港口合計運營集裝箱航線達25條。


      開放不止于硬件,更在“軟環境”的細枝末節。“在外資企業圓桌會上,我們提出的直營連鎖餐飲許可難題,很快就有了解決方案。”一家國際餐飲企業負責人感慨。這是河南持續優化外資服務的真實寫照--省市縣三級聯動走訪400家外資企業,36個痛點被逐個擊破;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讓外籍客流同比激增99.5%,其中74.8%的旅客“免簽暢行”……


      站在年中節點,河南對外開放的步伐持續加快。


      下半年,河南自貿試驗區將全面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77項試點措施蓄勢待發;高水平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路”,積極推進鄭州-吉隆坡等“雙樞紐”建設;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將拓展歐洲、中亞、東盟線路,推進空鐵聯運新模式常態化運營;周口港、信陽港等將擴容提質,加快建設中部便捷水運出海通道。同時,搶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RCEP等國際經貿合作機遇,拓展與亞非拉等合作;加快對接京津冀,融入長三角,挺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聯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拉緊產業合作紐帶。


      不靠海、不沿邊,河南以制度創新破開放新局,通過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國際物流大動脈,一項項落地生根的制度創新舉措,蹚出了一條內陸省份高水平開放的新路徑。(杜元釗 楊曉卉)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