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升溫 河南如何再添柴加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5





      8月8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要聚焦提振消費、產業轉型、擴大開放、外資外貿、保障民生等重點,加力實施一批增量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把提振消費作為首要重點進行研究部署,這既是落實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具體措施,也是對我省促消費、擴內需工作的進一步推動,對于打贏打好夏秋季經濟戰役、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上半年“消費成績”領跑全國


      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從年初起,河南便把提振消費擺在突出位置,推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特別是以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戰略抓手,全面發力推動消費疫后回補恢復、穩定發展,以繁榮消費保民生、穩信心、促增長。


      一組數據揭示了河南工作成效。


      2025年上半年,河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2萬億元,逆勢增長7.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在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經濟大省中位居第一;網上零售額2441.08億元,增速高出全國7.8個百分點。


      分領域來看,多數消費類別增勢良好,逐新、向綠、變強趨勢明顯,蜜雪冰城、胖東來、大衛城、萬象城等一大批大型商業實體、知名品牌走向全國。


      新一輪“消費革命”正以新的姿態展開,這將有效助推河南擔好經濟大省重任。


      “錢袋子”鼓起來,消費才能“嗨起來”


      河南消費強勢崛起的背后,隱藏著什么奧秘?


      刺激消費的深層邏輯,先從制度供給開始。河南認真落實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等重大改革舉措,開展首輪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推動監管執法辦案“一個平臺處理、一張網絡運行”,讓市場制度更加完善,以制度創新刺激消費潛能、激發經濟活力。上線運行省政策直達和訴求響應平臺,12項涉企“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跑動次數、環節、時限、材料分別壓減94.6%、81.1%、85.5%、72.6%。


      “錢袋子”鼓起來,消費才能“嗨起來”。加快完善勞動、資本、知識、技術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2025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781元,增長5.5%,高于全國水平。


      河南以“組合拳”打通消費全鏈條,加快織就“近悅遠來”的消費生態。


      金融支持大膽消費。銀行推出利率低至2.8%的“融E借”消費貸,銀聯聯合商超發放家電補貼等惠民讓利活動。


      質量保證放心消費。積極培育放心商店、放心市場、放心網店、放心餐飲、放心景區,上半年投訴率下降45%。


      數字引流帶動更多消費。升級打造“一機游河南”省級智慧文旅平臺,綜合運用抖音直播、大V推廣等手段,實現線上引流、線上消費,線下服務、線下體驗。


      場景不斷出新,文旅持續出圈


      河南創新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實現消費效率和滿意度有效提升。


      打造新載體。認定鄭州龍湖金融島、洛陽隋唐宮城區等四大省級夜經濟集聚區,以差異化定位滿足了多層次消費需求。


      探索新模式。金融島吸引76家河南首店入駐,沿湖商業開業率達96%,以時尚藝術展與露天音樂節實現“商業+藝術”跨界融合。


      應用新技術。隋唐宮城區整合33萬平方米消費空間,夜間商戶占比超90%,漢服游園、3D激光投影重現盛唐氣象,帶動暑期游客人均停留時間延長至2.8天。


      文旅消費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


      2024年,河南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為推動文旅市場更加繁榮興盛,河南專門召開全省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作出部署,持續推動河南文旅“出圈出彩”。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全力把文化牌打得更好。舉辦“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河”宣傳推廣活動,建設黃河古都群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不斷擦亮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品牌,讓文化家底變成了文旅名片。


      文旅產品是否豐富,決定了文旅消費熱度。堅持接地氣、有生氣、引人氣,培育融合業態,推出主題鮮明、類型豐富的各類特色產品。當前,消夏避暑、休閑度假、大遺址研學、音樂+旅游、民宿康養等系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


      堅持美美與共、張開懷抱,迎接四海賓朋。精準做好周邊省份及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客源市場深度開發,今年前5個月共接待游客5.4億人次、收入5165.7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04.5%、104.9%。


      當前形勢下,促消費、興消費、強消費,不僅是重大經濟命題,也是重要民生課題。將“促消費”的短期戰術行動,升級為“優生態”的長期戰略舉措——這或許是河南實踐帶來的最深刻啟示。


      轉自: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