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的推動將給地產業帶來商機。河南商報記者 趙卓/攝
河南商報記者訾利利
促進城鎮化的政策出臺正在提速。據報道,由國家發改委主導的《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初稿已編制完成。該規劃稱“城鎮化將在未來10年拉動40萬億投資”。
25日,河南省房地產商會召開“新型城鎮化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座談會,與會專家表示,對房地產商來說,城鎮化是機遇也是挑戰,未來中低端住宅將持續走俏,但不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可以無限發展。
利好
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 新增投資需求6.6萬億
新型城鎮化建設將給河南帶來什么機遇呢?
座談會上,河南省社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喻新安表示,“一是城市新區的建設步伐會加快;二是中小城市的發展會加快,特別是縣城,平均人口規模要達到20萬至25萬人。”
他說,停滯多年的縣改市有可能統一啟動,對房地產也會帶來新的機遇。
河南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則算了一筆賬:國家發改委宏觀院曾測算說,一個農民的市民化需要投資30萬元,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住房需求、社會勞動保障等。“從國家的角度上算,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新增投資需求是6.6萬億元,帶動消費的增加是1012億元。我們城鎮化率落后10個百分點,對我們來說是多大的機遇啊!”
機遇
區域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活躍期
新型城鎮化將為房地產開發商帶來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河南昌建地產董事長趙建生認為,開發商有三個主要任務:
一是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建農民進城以后能承受的經濟型、保障實用型的房子;三是培育商業,發展第三產業,解決進城農民的就業問題。
而河南省建設廳市場管理處處長馬永光則認為,旅游地產、工業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都需要開發商去涉足。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建議開發商多建滿足中低收入人群需求的房子。“大城市周邊、都市區交通干線沿線的區域房地產市場,會有持續的活躍期。”
鄭州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杜書云則提醒開發商,“房產稅一旦推出,全國房地產信息系統的建立,會導致投資性需求不斷減少。城鎮化不完全等于房地產市場的空間是無限大的。”
建議
新型城鎮化要做成“倒金字塔”結構
新型城鎮化會呈現什么樣的格局呢?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書記王永蘇認為,必須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盡可能做成“倒金字塔”結構,大都市人越多,越是往下人越少。
他說,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方面是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和城市人口比重,“讓農民越來越少,城里人越來越多。”
他認為,具體做法就是,先把鄭州做大做強,全省的產業、資源、人口都進到鄭州,把鄭州搞成超大城市,然后搞成城市群。“除了往鄭州集中外,各個市要往省轄市集聚,盡可能讓省轄市做大。縣域范圍的城鎮化,要往縣城集中。”
超前規劃才能避免城市病
怎樣才能既搞大都市,又避免城市病?
“避免城市病的要害還是規劃。”王永蘇說,鄭州4次調整規劃,每一次的預期規劃都低于實際人口,比如說2000年規劃鄭州人口200萬,實際上達到280萬,“按200萬搞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不出城市病才見鬼呢!”
鄭泰森則認為,除了規劃不夠超前,另一方面就是參造系數過高。“目前是以歐美的現代化城市為標準,與目前的人口結構不匹配,我們吸收的是農民進城。”
他說,要考慮的是怎樣創造適宜農民進城生存、就業和發展的空間。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