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央明確表態公款禁購高檔煙酒后,多年來“只漲不跌”的國內高端白酒價格開始“退燒”。白酒“標桿”飛天茅臺酒市價大跌500元以上,其他白酒大跌一兩百元的也不少見。專家表示,目前對于公款禁購高檔酒的規定應加緊細化,劃定“高檔”價格水平線,讓公款消費標準有個“譜”。
限“三公”見效高檔白酒價格應聲跌
近年來,高端白酒上漲堪稱眼花繚亂。短短幾年間,一瓶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從600多元瘋漲到2000多元。五糧液、水井坊、國窖1573、洋河夢之藍等一批白酒身價也“騰云駕霧”,迅速進入“千元俱樂部”。
然而,今年3月國務院召開的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短短兩個月,市場上多年來“只漲不跌”的高端白酒應聲跌價。記者咨詢幾家茅臺專賣店,獲知現在有酒,且價格“好商量”,要買一兩箱也可以,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老客戶我們都發短信通知他們來買酒,以前有酒也不會賣的。今年春節過后,市場上酒價跌了,零售還是可以賣到1700多元。”上海一家茅臺專賣店負責人說。
“一些著名白酒,通過團購形式向機關、國企供應的比例不低,因為‘風頭正緊’,很多公務招待已經刻意回避茅臺、五糧液等名酒,市場供求關系迅速出現了變化。”白酒專家鐵犁說。
專家分析指出,本輪酒價下跌,一是目前公款成高端酒類消費重要力量,禁令將直接沖擊這些高檔白酒銷量;二是近年來高端白酒瘋狂漲價,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進入這個市場炒作,進一步制造了市場的泡沫,公款禁止消費高檔白酒,導致這些投機資本外逃,這讓“虛高”的酒價回落。
“兩公開”遇阻直供機關國企難見光
長期以來,公款消費高價白酒一直是“三公”消費亂象中,社會最為詬病的現象之一。國內白酒原料、技術不見實質性提高,而價格卻成倍飆漲。
一名大型國企人士透露,公款消費屬于“價格不敏感”型消費,不會因為酒價漲了幾百元而改換白酒品牌消費。
從今年一季報來看,酒企利潤率依舊“搶眼”: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8家酒企平均毛利率均在50%以上,其中貴州茅臺毛利率更高達92%。這樣的數據,遠遠高于一般產業和絕大多數上市公司。
今年以來,白酒行業最受關注的事件是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等八大骨干白酒企業承諾“兩公開”,即公開銷售渠道、網點和供應量,公開假冒產品產銷商名單和案件查處情況。但從4月21日“兩公開”承諾期至今,除了五糧液等少數企業大方公開外,酒企官網上公開信息“并不好找”。專家指出,一些高檔白酒直接供應機關、國企,很難向社會公開。
規定應細化劃定高檔酒價格線
飛天茅臺酒價格10年漲了10倍。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余南平認為,高檔白酒不斷漲價,喝酒文化備受追捧,表面上看像是“消費升級”,究其實質,還是中國社會所特有的一種“身份需求”引發的特殊消費現象,而且與公款消費結合在一起,是一種不健康的風氣。
茅臺酒之類的奢侈消費不僅讓政府的親民形象越走越遠,還難免在“禮尚往來”中滋生更多的腐敗。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認為,只有嚴格監管公務消費,擠出不合理需求,才能促使企業在定價回歸真實價值,實現酒價穩定運行。
專家表示,近期“三公”經費中另一“大戶”公車消費的新規定,值得借鑒。如提出“雙18”的采購限制即明確要求公車采購排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還公布了公車采購車型目錄。相應的,目前對于公款禁止購買高檔酒的規定也期待有關部門加緊細化工作,劃定“高檔”的價格水平線,把公款消費擋在這個“雷池”之外,讓公款接待消費標準有個“譜”。
(來源:京華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