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提出"3年倍增"計劃三環內不再新上工業項目


    作者:宋曉珊    時間:2012-04-25





    2011年鄭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340億元,武漢為2458.9億元。

    昨天,鄭州市召開了全市新型工業化暨重點項目和產業聚集區建設推進大會。

    會上,鄭州市長馬懿說,武漢、長沙、西安等中西部省會城市,在工業層次上要比鄭州高至少兩層,如果不及時調整,三五年后,差距就會拉大。

    現狀

    工業增加值

    占全市生產總值一半以上

    會上,馬懿對2011年鄭州的工業化狀況進行了總結。去年,鄭州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340.2億元,居全國省會城市第5位。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2.7%。

    一直站在最前端的煤、電、鋁等資源型產業比重下降;而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支撐產業迅速向前靠攏。

    超百億元企業達到9家,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99家,超億元企業達到1598家,宇通集團等4家企業更是進入中國500強。

    “這些都是成績。”馬懿說,河南省2011年第四季度工業增速出現明顯下行趨勢,而鄭州市工業則保持高速增長,2012年一季度增速達到22.4%,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擔憂

    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耗能是長沙、石家莊的三倍

    在一連串的優異成績后,馬懿認為鄭州工業發展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比如,工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以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耗能為例,鄭州為1.72噸標準煤,毗鄰的省會城市長沙、石家莊僅為0.48噸,耗能不足鄭州的三分之一。

    馬懿說,在全省工業增速明顯下行的趨勢下,鄭州工業還能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富士康、東風日產等重大產業項目的拉動和支撐。但就具體的數據分析來看,鄭州37個行業,18個行業增速明顯下降,4個行業負增長。

    房地產企業所占經濟比重太大,調控后又找不到新的增長點,這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馬懿提出,鄭州工業發展必須調整工業結構,如果調得慢,會越來越被動。
    方向

    2014年三大傳統優勢產業銷售收入要達2800億

    馬懿說,未來,鋁精深加工業,要依托豫聯能源等優勢企業,推動鋁工業向精深加工和終端產品轉型,打造世界級高端鋁材加工基地。

    同時,優化食品工業結構,提升三全、思念、白象等企業高端競爭力,力爭打造千億級現代食品制造基地和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制造基地。

    在品牌服裝制造業上,要加快培育服裝知名品牌,提升高中檔產品比重。

    力爭在2014年,實現以上三大傳統優勢產業銷售收入達到2800億元。

    此外,還要做強兩大戰略支撐產業,即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爭取到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6500億元;做大兩大戰略新興產業,即新材料產業、生物及醫藥產業,力爭到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22億元。

    馬懿說,今后三環以內不再發展工業,不再上新的工業項目。

    要按照“集聚、集群、集約”原則,每個縣市區工業主導產業不能超過2個,每個產業聚集區明確1個工業主導產業思路。

    提問

    “三年倍增,五年超越”

    意味著什么?

    “三年倍增”:以2011年為基數,到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6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500億元;工業項目投入當年突破2000億元,力爭達到2300億元;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全市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20家。

    “五年超越”:到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500億元,銷售收入達到2.3萬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工業投入累計完成1萬億元;高新技術增加值達到35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超百億元企業數量達30家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入全國大中城市10強,力爭進入全國省會城市3強。

    相關鏈接

    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后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

    2011年,鄭州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達到7000家,從業人員達到80萬。

    今后鄭州將加大產業集聚區建設,迅速培育一批優勢產業集群。

    在昨天的鄭州市新型工業化暨重點項目和產業聚集區建設推進大會上傳出上述消息。

    去年鄭州有80萬人在產業集聚區上班

    2011年,鄭州市產業集聚區營業收入完成5790.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19.4億元,實施265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93億元。

    全市產業聚集區入駐企業達到7000家,從業人員達到80萬人。融資平臺建設初具規模,38家產業聚集區已累計融資60.1億元。

    今后一個時期的產業集聚區建設,要加強“四平臺,一循環”(土地整理平臺、資金融通平臺、人力資源平臺、技術創新平臺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著力破解“短板”,提高質量、效率。

    要突出特色主導產業,每個產業集聚區都要明確一個主導產業,原則上中心城區內的產業集聚區按照城市組團發展,重點發展以文化、金融、物流等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產業集聚區。主城周邊區域以先進制造業為主。

    2012年,要新開工196個重點項目

    前不久,省政府召開重點項目和產業集聚區建設大會。

    昨天的會上,鄭州市要求重點做好“一靠三突一抓”,即依靠產業集聚區及其他各類載體創造優勢;突出開放招商,突出新型城鎮化,突出民生重點工程;抓好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

    鄭州市市長馬懿說,項目建設任何時候都是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促進“三化”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動力。

    要抓好項目謀劃,增強投資持續拉動能力。圍繞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承接產業轉移、提升傳統產業、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地位,謀劃一批項目,儲備一批事關經濟發展全局、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切實增強投資拉動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后勁。

    2011年,鄭州市儲備、開工、建成了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490個省、市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753.5億元,投資總量占全省重點項目投資的51%,位居全省第一。

    2012年,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6個切入點的項目建設,重點抓好611個省市重點項目,實現新開工項目196個,計劃竣工項目68個。

    要建立集聚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要對產業集聚區有著清醒的意識,鄭州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馬懿說,建立扶持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確保用于支持集聚區主導產業項目的比例不低于60%。

    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公共服務設施覆蓋范圍,加強產業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調高生活配套能力。

    加快產城融合,把產業集聚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突破口,注重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相互依托、促進,實現融合發展,要以產為基、興產促城、依城促產,統籌推動“四類社區”建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

    新型工業化新在哪里?

    馬懿說,與傳統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主要“新”在四個方面:

    一是“新”在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新型工業化強調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二是“新”在可持續發展。強調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

    三是“新”在產業協調發展,在發展中實現工業化,更強調產業融合、產業聯動和產業鏈建設。

    四是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互促互動。

    來源: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