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中國人過完春節,回到正常生活中來的時候,卻發現:有不少東西的價格比辦年貨那陣子還要高。2012年,這物價到底能不能穩住?
商品價格漲跌互現
“過完年,發現很多東西甚至比過年時還貴。”鄭州市民孫麗說,菠菜每斤4.5元,上海青、油麥菜、生菜等價格也都噌噌往上漲。而發份快遞,從10元漲到15元,就連門口的理發店,洗個頭也漲了5元。
不過孫麗也發現,雞蛋價格在連續下跌,每斤降至3.3元;豬肉價格也下降很快,精品五花肉價格較之兩周前每斤降了兩元,上游生豬收購價格更是一天一個價,每天都會下降幾毛錢;此外水產品價格也以下降為主。
對于這種漲跌互現的局面,孫麗心里沒底兒:“感覺物價還是不穩,今年到底會咋樣?”
食品類價格不穩定,是個大麻煩
食品類價格不穩定,是個大麻煩。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就曾表示擔心:“雖然物價上漲趨緩,但物價上漲的壓力和動力仍然存在,其中副食品和蔬菜價格很不穩定。”
據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劉召勇介紹,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是2011年拉動我省CPI上漲的主要動因,為CPI漲幅貢獻了83.9%的力量,其中食品類價格的拉動作用居首。
不過,國內、省內多數分析機構均預測,今年的物價漲幅會低于去年。比如,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成長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連平認為,2012年物價漲幅將比2011年明顯回落。劉召勇也認為,今年我省物價漲幅會低于去年水平。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近日曾預計,今年價格總水平運行態勢將明顯好于去年,全年CPI漲幅可能明顯低于去年。
但仍有一些專家表達了擔憂。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表示,2012年的通脹形勢,民眾的感受依然會較強,主要體現在石油和糧食方面。
致物價上升的因素較多
對于不少機構和專家而言,預測2012年物價漲幅可能會走低,大致有兩種考量在里面。
其一,2011年物價漲幅已然很高,2012年在此基礎上大幅上漲的可能性顯然就低得多了;其二,2012年的經濟形勢不被看好,需求可能放緩,供給或相對過剩。
然而事實一定是這樣嗎?東吳基金首席策略規劃師陳憲就提醒,2012年需警惕經濟會否出現滯脹現象。即一方面需求不旺生產減量,另一方面卻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
不過劉召勇表示,今年物價上升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經濟發展引起的消費結構的變化,對資源能源的需求增加,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都會產生上漲的壓力。其實,物價的漲跌,有一部分因素是政府能夠把控的,但還有更大一部分因素來自于市場本身,在全球化時代,也包括國際商品和金融市場,甚至包括外國政府的政策調控。
來源: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