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醫療改革,有效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讓老百姓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鄭州市創新探索率先推出了一項民生工程優質醫療資源倍增計劃。
2011年,鄭州市優質醫療資源倍增項目建設蓬勃展開,短短一年多,鄭東新區、航空港區、高新區、經開區等醫療資源稀缺區域優質醫療工程“遍地開花”,鄭州人民醫院、市一院、市兒童醫院醫療集團輪廓“呼之欲出”。3600年商都古城的衛生事業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市民驚喜的是,現在無論身處哪個區域,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都觸手可及。
“3~5年內,15家市屬醫院床位將由1萬張擴增至2萬張;10家省直省管醫院床位由1.4萬張擴增至4萬張;組建2~4個醫療集團……” 描繪鄭州衛生事業發展藍圖,市衛生局局長顧建欽說,“鄭州將向深層醫療改革進軍,穩中求進,著力改善民生健康,讓老百姓享受更多的優質醫療服務。”
優質醫療資源布陣“邊緣地帶”
2011年10月9日晚,五洲匯富小區的居民牛先生夫婦抱著孩子涵涵,匆匆忙忙趕到開診剛剛兩天的市一院鄭東醫院。
涵涵才兩個多月大,經檢查,醫生發現孩子患上了肺炎,立即收治入院。
看著孩子安穩地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牛先生夫婦這才松了口氣:“幸虧家門口開了這家醫院,要不然還得跑到市里去看,還不知道要折騰到什么時候。”
鄭東醫院開診前,牛先生家看病最近的綜合醫院也有幾公里,而現在只需步行5分鐘,就能到達醫院。
鄭東醫院的開診,結束了鄭東新區東南部無綜合醫院的歷史,商都路周邊11個社區10萬余名居民就近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這是鄭州市實施優質醫療資源倍增工程,讓優質醫療資源延伸分流,真正把實惠和方便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的一個縮影。
這一年,在西區,市兒童醫院西區分院,市婦幼保健院秦嶺路院區先后開業;在高新區,市中心醫院攜手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共同打造的鄭州市中心醫院信息工程大學分院開診,填補了高新區沒有綜合醫院的空白;12月31日,宜居健康城“三院一校”、市三院新院區等一批重點工程破土動工,標志著鄭州市優質醫療資源倍增工程進入又一個密集發展期。
“現在相對邊緣地帶的群眾看病還要跑些路,就醫仍然擁擠,優質醫療資源明顯不足,群眾看病難特別到名院、看名醫難現象還比較突出,優質醫療資源倍增擴增勢在必行。”顧建欽說,通過推進綜合醫院新建分院、內部挖潛、資源整合等方式,讓優質醫療資源變得更多,力爭讓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更加方便有效。
優質醫療集團雛形露崢嶸
在鄭州市優質醫療資源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鄭州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等組建醫療集團的步伐也在快馬加鞭前行。
2010年,鄭州人民醫院開始啟動整合市屬醫療資源、組建醫療集團工作。在這個龐大的醫療集團計劃中,包括腫瘤、口腔、眼科、腦科等10個分院,以及我省最高檔次的國際醫療保健中心。
2011年11月26日,鄭州人民醫院腦科醫院開業,揭開了該院組建醫療集團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頁。目前,該院鄭東分院已投入運行,口腔醫院掛牌也提到日程,宜居健康城醫院破土動工。
在大力實施優質醫療資源倍增工程的推動下,市兒童醫院規劃的“中原兒童醫療集團”藍圖也日漸清晰。
2011年6月1日,市兒童醫院西區分院開診。如今,設計床位1000張、亞洲規模最大的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已封頂;康復醫院掛牌成立,醫院總部重新調整、規范、優化,形成東區、本部、西區、康復四個方面的兒童醫療資源倍增格局。
未來5年,該院將加強科研、專科、人才、硬件、文化、品牌六大工程建設,建立完善兒科研究所、康復醫學研究所,省市院士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兒童血液病實驗室、哮喘實驗室、康復培訓基地,新生兒醫學培訓基地和小兒外科、兒童血液、內窺鏡、新生兒等十大診療中心。
“倍增工程”乘勢再度競相發力
2011年,鄭州市優質醫療資源倍增工程成效顯著,在鄭州衛生事業發展史上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這一年,市一院港區醫院、市中心醫院信息工程大學醫院等13個優質醫療資源倍增項目先后投入使用,實現擴增床位2250張,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
這一年,市兒童醫院(東區)、市二院眼科病房大樓等重大建設項目緊張建設。
這一年,市疾控中心順利搬遷,市三院北區醫院、宜居健康城項目動工;市十院、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市中醫院汝河路醫院完成立項。
這一年,市一院綜合保稅區醫院、市六院肝病防治中心、市頸肩腰腿痛醫院東區醫院前期工作正有序進行。
2012年,鄭州市將再度發力,加快推進10項優質醫療資源倍增工程計劃。
年底前完成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市二院眼科病房大樓、市九院老年關愛病房樓及精神衛生心理病房樓土建裝飾工程任務,力爭投入使用。
全面開工建設市三院北區醫院、市十院、宜居健康城“三院一校”、中醫院汝河路院區項目。
市皮膚病醫院、市脊柱脊髓病醫院、市兒童腦癱康復醫院、兒童眼科醫院組建成立并開診服務。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優質醫療資源依然短缺,缺乏在國內、周邊省會城市有影響的綜合和特色專科醫院,優質資源還不能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需求。”面對成績,顧建欽說,醫療衛生事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通過加快實施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倍增工程,才能大力推進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繁榮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倍增”。
來源:鄭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