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難找?市人才市場兩天進場求職者超過2萬人
要想留住人,你得讓人覺得有“奔頭”
2012年,祝你生意好,事業旺,錢包鼓
正月十五的煙花璀璨耀眼,那一刻閃亮過后,告訴我們龍年春節已經過完。在中國人的眼里,陰歷年過后才是一年的正式開始。
2月4日已是立春,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都開始暫別休假狀態,收心進入賺錢時間,為了生活,為了未來,開始上路。
2012,是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美國伊朗劍拔弩張,中國樓市調控進入關鍵階段,國內股市“開門紅”落空,中小企業生存狀況依然嚴峻。
國內CPI指數正在回落,經濟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更有多數人預測,中國經濟將在今年三季度全面回升……
在龍年春節過后,我們推出“龍年看經濟”特別報道,試圖從經濟領域發生的一些細微變化,比如商場衣服銷量的變化、農民工找工作的難易、樓市的建筑漲跌、一家物流公司用油量的變化等,來為這一年的經濟走勢描繪出一個大致的圖景和脈絡。
龍年正月初四,很多人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串親訪友,喝酒打牌。蘇州一家服裝企業的副總經理王蘭春卻已進入工作狀態,他先給河南一家人力資源市場的朋友打了一個電話,誠懇地希望這位朋友能幫他招到一批工人,數量不限。
當然每招到一個工人,他給的回報是500元錢。正月初五,王蘭春就帶隊到山東走村串巷地去招人了。
和王蘭春一樣為招工早早返廠的還有江蘇寧波的程曉。春節期間,她特意回到河南老家過春節,本打算能帶回去一批工人,但讓她失望的是,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都不愿遠走他鄉,她只得空手而返。
工人難招,不只是東南沿海的趨勢,對于人口大省河南來說,這兩年一過完年就缺工成了不少中小企業最頭疼的事。
一家服裝加工企業,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忙碌著,現在成熟縫紉工越來越難招。
帶一名工人給500元紅包
這兩年,南方電子、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難已是一個公開的話題。春節放假前,不少企業的老板和招聘經理就開始給員工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們過完年后繼續返廠工作,如果能帶同鄉進廠,公司會給員工額外的獎勵。
正月初七,漯河的周平就帶了同村兩名年輕人回廣東她所在的毛絨玩具廠上班,老板承諾每帶一名工人來,就會給她500元紅包。
在吸引工人方面,鄭州的制造型企業同樣不敢馬虎。春節放假前,鄭州女褲知名企業婭麗達服飾有限公司就出臺了七項鼓勵員工返廠的措施:提升工齡工資,報銷返廠路費,增加福利待遇,如果帶同鄉來工作會給員工介紹費,增加保底工資,增加在公司培訓機會,競聘生產管理崗位優先考慮。
在這樣的鼓勵措施下,今年婭麗達的返廠率在97%,不過,由于工廠在節前引進了新的生產線,所以工人的缺口還在100人以上。另幾家大型服裝企業夢舒雅、逸陽、渡森等也都有小部分的工人缺口。
相比婭麗達、夢舒雅、逸陽等大型服裝企業,鄭州那些規模在150人以下的小型服裝企業日子就不好過了。春節過后,工人的返廠率不足50%的不在少數,更為嚴重的是,有幾家以代工為主、用工季節性強的小型服裝企業竟然因為缺工而全面停產。
這幾天,在須水鎮一村莊開廠做服裝代工的鐘禹(化名)就焦急萬分,因為節后返廠的工人實在太少了,他拿到了訂單卻開不了工。而在春節放假前,他請全廠100多名工人吃飯,當場承諾,只要年后還回廠上班,每個人多發400元紅包。即便如此,仍然沒有多少工人回來。
眼看因為缺工而導致工廠停產,怎不讓鐘禹心急如焚!
人才招聘會看著熱鬧,彼此中意的不多
2月4日,立春。鄭州隴海西路人才市場舉辦了龍年開春第一場大型人才招聘會,203家用人單位進場尋才,提供崗位9000多個,這幾乎是該市場能容納的最多單位。
招聘單位多,提供的崗位多,看來用工需求很大,但求職者更多,4日一上午,進場尋工作的有8000人次,4日、5日兩天,進場的求職者超過2萬人,整個人才市場大廳人挨人。
然而就像時下各類的相親會,看著熱鬧,彼此中意的似乎不多。昨日再次和同伴來到人才市場尋機會的商丘姑娘小吳告訴記者,4日上午,她們3個就來參加招聘會了,但3人沒一人找到合適的工作。
“不著急,慢慢找,一定要找個有發展空間、待遇合適的單位。”小吳已有兩年工作經驗,之前的工作是在深圳,月薪2800元,公司負責住宿。由于父母強烈要求她在家鄉工作,所以春節前她辭去了深圳的工作。
正月初六,小吳就和高中同學一塊來到鄭州,幾天內轉了幾家人才市場,參加了幾次招聘會后,小吳認為鄭州的工作機會挺多的,找到一個工作并不難,難就難在合適。
在小吳的眼里,所謂合適,就是公司無論大小,得讓人感覺到進去后自己可以和公司一塊成長,而待遇每月應該在2500元以上。
在4日的招聘會上,很多招聘單位發現,不著急找工作的大有人在,因為當日進場的很多人都有工作,大多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進場看看,只有在發現比現在單位提供的報酬更高、發展空間更大的單位時,他們才會坐下來談談。
這個觀點得到了鄭州人才市場招聘部負責人高巍的印證。高巍分析,4日,很多應屆畢業生還沒有返校,所以進場的人大多是有工作的,他們觀望的心態更重一些。
當日進場招聘的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表示,人往高處走,所以這批想跳槽的人最關注的是工資待遇,如果比現有的工作工資高出一大截,他們當然樂意和原來的單位說再見。
鄭州中小企業招工壓力大
大年初五,鄭州農業路一家餐飲會所就在門口顯眼位置打出了招聘廣告,服務員、收銀員、電工等工種需要100多人。
“但元宵節都過完了,我們才招到了20多名員工。”昨日,這家酒店的人事部負責人付先生又舉著大牌子來到隴海路秦嶺路口東側自發興起的招聘一條街上來招人,但一上午過去,效果并不明顯,只有10多名年輕人和他進行了溝通,愿意去酒店面試的只有6個人。
“我們公司的待遇并不低,管吃管住1800元以上,但從去年開始,并不容易招到合適的年輕人。”付先生說,現在出來打工的一般都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他們要求工作舒適,待遇也要求比較高。
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物流企業也正面臨招工難,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不得不一次次地提高工資待遇以挽留員工。
而大街小巷那些大型的或中小酒店,小超市、服裝店等大多也打出了招聘廣告。
在付先生看來,一些大型企業入駐鄭州后,無形中給河南的中小企業用工帶來了壓力,“有個企業去年一年用工10萬人,月平均工資在2200元以上,買五金,這樣的待遇對年輕人來說無疑更具吸引力”。
專家觀點:中小企業要學會讓員工“有奔頭”
鄭州人才市場招聘部負責人高巍與中小企業打交道最多,每年到他們市場招聘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為什么這些中小企業會頻繁地招人?在高巍看來,不少企業留不住人是最大原因。
高巍給這些中小企業的用人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為員工創造一個發展空間和上升平臺,讓這些員工有歸屬感,讓他們能感覺到“我在和企業共成長”。
二是待遇,目前最低工資標準已從800元提高到1080元,如果你的企業還為員工提供1500元以下的工資,那這些員工看到別的企業月薪在2500元左右,他們會不想著跳槽嗎?
第三條是,固然說大企業船大頂風浪,但小企業船小好掉頭,中小企業要自身挖潛,靈活經營。比如做外貿代工的企業,如果拿不到海外訂單,那你能不能找些內貿訂單呢?持續讓員工有活干,讓員工看到未來的希望,是企業留住員工的關鍵因素。
來源:鄭州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