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歲錢變攀比錢 近3成網友支出占月收入30%以上


    作者:趙柳影    時間:2012-01-30





    近日,微博上壓歲錢話題很是火,28日,網友“幡然醒悟”在微博上調侃稱:“小時候媽媽常說的‘乖,爸媽先幫你把紅包存起來’簡直就是‘史上最大騙局’!何時也沒見爸媽把壓歲錢返還。”一時間,激起了聽話的80后、90后的共同“醒悟”。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00后們可不再那么老實地就交出壓歲錢,對于自己手中或多或少的“紅票子”,他們可是精打細算,堅決要“小鬼當家”。不過,不管是80后、90后,還是00后,壓歲錢的背后都是一個個的故事。

      “發壓歲錢真是件壓力大的事情啊”

    不過,壓歲錢的背后不光都是溫馨的故事,也有一些是無奈的,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今年的壓歲錢數目是節節高升,甚至有些壓歲錢已經變了味兒。

    “今年的壓歲錢起價都特別高,發壓歲錢真是件壓力大的事情啊。”從事會計工作的賈先生說,他在鄭州市區給孩子們發壓歲錢,一二百根本拿不出手,最低也得給300元,再多了就是500,而回到老家的村子里,賈先生發現壓歲錢也是節節攀升,原本50、100元就可以搞定的,今年回去直接都是發的200元。

    “發壓歲錢,是個你來我往的事情,發多少不是自己能定的,別人給自家孩子發多少,自己也得回多少,只能多不能少。”賈先生說,由于老家的親戚都知道自己在鄭州做著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所以,每年自己出的壓歲錢都會比對方多一倍,可如今,老家的親戚朋友們生活都越來越好了,也都有錢了,一出手都是幾百,賈先生回禮時也是覺得壓力甚重。

    與賈先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李女士,今年她包的最大的紅包是一份500元的。其實,李女士的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可自己的姐姐家比較有錢,給自己的孩子包的紅包是500元,李女士也只能回禮500元。

    其實,在采訪中,記者不難發現,如今的壓歲錢開始悄然變成人情錢、攀比錢,為此也衍生出許多的煩惱和無奈,晚報在此提醒大家:壓歲錢本是長輩給予晚輩的祝福和期望,大家最好還是量力而為,不要將太多世俗的東西扯進這本是美好的祝福中。

    80后給爸爸媽媽各發1000元“壓歲錢”

    今年26歲的趙先生是標準的85后,年前他就開始計劃著攢錢,因為今年他要給爸爸媽媽發壓歲錢。

    “今年是第一年上班,也是第一年不收壓歲錢,工作之后,真體會到了爸媽賺錢養家的辛苦,所以,今年我要給他們發壓歲錢。”趙先生說,年前,他還抽空買了兩個紅包,并且每個紅包里附帶了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自己對父母的祝福和感謝。

    趙先生說,自己剛上班,手中的存款有限,今年給父母的壓歲錢并不多,一人1000,可代表的是自己作為兒子的一片孝心,同時也是作為男人,挑起家中責任的開始。

      上大二的90后也收了2000多元壓歲錢

    對于壓歲錢,今年上大二的90后李琛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上大學了,親戚們給的壓歲錢比以前更多了,起價最低的都是200元。”李琛說,不過由于家中親戚比較少,壓歲錢的總金額只有2000多元。

    “這些錢,我準備當做開學后的生活費。”李琛說,自己上的是三本,并且還是對外合作專業,學費比較貴,每次看到父母辛苦工作為自己掙學費,她就很心疼,從大一開始,每年收的壓歲錢李琛都會當做生活費,并且花的很節省,來減輕父母的負擔。

    來源:鄭州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