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水果PK洋水果 “形色”稍遜 “品味”不低


    時間:2011-12-13





    漫畫 王偉賓

    12月10日,鄭州的馬女士在超市水果區斟酌了半天,最終還是選擇買兩兜洋水果走親訪友:“顏色鮮亮,個頭齊整,感覺更有檔次。”

    雙節臨近,我省水果生產雖處淡季,銷售卻日趨旺盛。不少人把洋水果與高品質畫上了等號,甘愿掏個大價錢。那么洋水果確實比本土水果“高貴”么?連日來,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記者又采訪了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有關專家。

    看上去

    洋水果很美但很貴

    本土果普通價卻廉

    色彩絢爛、新鮮欲滴、大小形狀如同“克隆”,記者發現,被仔細擺放在超市冷柜里的洋水果確實“冷”艷誘人。

    美麗的背后是昂貴。在鄭州一家大型連鎖超市,500克洋水果的售價:美國黑布林29.8元,新西蘭奇異果59.8元,泰國紅柚18元。最近才“現身”的“非洲蜜瓜”火參果能賣個鮑魚價,40元一只。水果銷售員說:“洋水果貴,除了進價高,較大的存貨損耗折價后被計入成本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相對洋水果,成堆的本土水果不那么“惹眼”,價格也適中。最貴的新疆香梨和煙臺紅富士蘋果500克也不過8元,沙田柚1.48元,靈寶蘋果2.98元。

    吃起來

    洋水果冷鏈保口感

    本土果自然更新鮮

    大部分水果的貯藏期都不長,洋水果遠道而來,如何確保新鮮可口?

    “靠的是發達的冷鏈運輸體系。”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喬憲生告訴記者,在一定的低溫環境中,植物生長速度放慢,水果的保鮮期就會延長。洋水果往往出了果園就登上冷藏車,搭乘的輪船、火車等全部低溫,進入國內超市也采用冷柜銷售。

    而本土水果運輸距離較短,不少就在當地流通,不用冷鏈,到消費者手中也大都很新鮮。

    事實上,由于進口水果運輸時間長,還會采取打蠟、添加保鮮劑等保鮮辦法,所以在新鮮度和營養上,本土水果反而更有優勢。

    論品種

    洋水果本土也能產

    本土果品質也挺高

    “其實,市場上熱銷的不少洋水果早就被成功引進,變身本土主產水果。”喬憲生說。

    以美國蛇果為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蛇果就被我國引入,目前其第三代代表品系“新紅星”已成為我國北方蘋果的主栽品種,花牛蘋果就是其中一種。

    從蘋果、梨、油桃到葡萄、杏李,“河南造”水果近年來更是憑著優良的品質聲名遠揚,僅鄭州果樹研究所每年通過審定的水果新品種就有十幾種。

    論個賣的靈寶“SOD”蘋果,酶含量豐富,1個的營養價值相當于5個普通蘋果,被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又小又酸的美國油桃,經我省改進培育,變成個大偏甜的中國“曙光”油桃。“鄭果大無核”葡萄是目前國內無核葡萄中果粒最大的品種。③1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