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萬畝胡蘿卜滯銷 1百斤胡蘿卜就值1碗燴面錢!


    作者:寧田甜 王瑋皓    時間:2011-12-08





     擔心地里上凍,中牟農民搶收胡蘿卜。

    中牟胡蘿卜大面積滯銷

      需要幫助的顯然不止“蘿卜哥”一個

    鄭州中牟新鄉延津開封通許,十萬畝胡蘿卜滯銷

    全國媒體關注的鄭州白“蘿卜哥”蘿卜滯銷免費送人的余熱未散,昨日,鄭州市中牟縣、開封市通許縣和新鄉市延津縣的胡蘿卜種植農戶向本報反映,三地胡蘿卜豐收,但價格比去年大幅跳水,收購商寥寥無幾。

    今年中牟縣胡蘿卜種植面積3萬畝,通許縣種植面積約5萬畝,延津縣種植2萬畝。胡蘿卜為啥普遍滯銷?蔬菜在種植和銷售上出了啥問題?昨日,記者奔赴田間地頭進行了采訪。

      [田間地頭]

    農民心急火燎,盼不來收購商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中牟縣城南約1.5公里的城關鎮小潘莊村。村內,很多村民家門前都堆積著大量的胡蘿卜纓,下邊蓋著的是成堆的胡蘿卜。在該村南頭的田地里,記者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大片大片的胡蘿卜長勢喜人。有的地塊,農戶已把蘿卜拔出一部分,在田埂上堆著。隨便拿起一根拔出的胡蘿卜,個頭大,顏色正,水分充足。

    村民李小明端著飯走了過來,他的盤子里,是胡蘿卜絲炒粉條。

    “家里就那幾畝地,基本都種成胡蘿卜了。現在賣不出去,不吃怎么辦?”李小明說。

    村民李紀偉說,他們村種植胡蘿卜已有近20年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胡蘿卜。全村目前有360多戶,今年全村種植胡蘿卜面積少說也得上千畝,總產量估計有3000噸。

    “往年這時候,胡蘿卜已經快賣光了。但今年,一直沒有客商來收購,我們連拔都沒拔。”多名村民愁眉不展地說,眼看著天越來越冷,一旦地里上凍,這些胡蘿卜容易被凍出麻紋,品相一差,更不好賣。眼下,他們正想辦法,準備先把胡蘿卜拔出來,用柴草或者塑料薄膜蓋起來暫為保存。

      [價格大降]

    胡蘿卜收購價跌到了每斤一毛五

    農戶們說,2008年因多種因素影響,胡蘿卜收購價出現了15年以來的最低,每斤5分錢也少人問津。那年,村民無奈求助本報后,很多愛心企業爭相購買,該村滯銷的胡蘿卜才算賣了出去。前年和去年,一到胡蘿卜豐收季節,很多客商聯系收購,每斤能賣到5毛錢。但今年,收購價卻跌到了每斤一毛五。

    農戶們粗算了一筆賬,種植一畝胡蘿卜,化肥、雞糞等成本投入要500元。今年畝產約6000斤,按每斤一毛五的收購價,能賣八九百元。農戶們指著一大編織袋說,“這一袋一百斤,賣十幾塊錢,也就一碗燴面錢”。

    昨日,記者走訪鄭州市區的農貿市場與超市,胡蘿卜零售價每斤從0.8元到1.98元不等。從田間到市區,胡蘿卜的價格翻了數倍。

      [客商說法]

    去年農民嘗了甜頭,今年紛紛種起胡蘿卜

    “今年胡蘿卜的產量比去年多了六成以上,產量上去了,價格自然就下來了。”昨日,記者聯系到一位長年經營蔬菜批發生意的客商張先生,談起胡蘿卜滯銷的原因,張先生說,目前山東、河北、河南、東北各省,包括北京周邊等地都有大量等待收購的胡蘿卜,“不僅是河南,各地胡蘿卜的收購價都是在1毛錢出頭”。

    張先生說,去年中牟品相最好的胡蘿卜收購價七八毛一斤,“蘿卜比較好種,成本也低,農民去年得了實惠,今年大家都種,沒想到產量突然增大這么多。”去年他從中牟收胡蘿卜拉到北京,但今年北京周邊的蘿卜也就是一毛五左右。“一噸蘿卜的運費在200元左右,成本這么高,我會考慮來河南收蘿卜嗎?”

    蔬菜商朱先生說,“我前幾天去開封通許縣,很多蘿卜地還沒收,有農民四百元一畝包出去,我們找人收一畝蘿卜再出400元工錢,核算下來一斤蘿卜的成本也就是1分多。”

    此外,品相也是滯銷的原因之一。“河南蘿卜比較短,但市場上是長蘿卜好賣,福建長蘿卜在北京市場能批到1塊多,但河南蘿卜運過去也就批3毛多。”朱先生說,去年,他在中牟收購胡蘿卜存進冷庫,成本每斤7毛2,本打算今年五一節拿出來賣,但沒想到農歷新年后,福建蘿卜大量上市,河南蘿卜價格一下跌到兩毛多,他一斤賠了5毛多。

      [部門說法]

    正準備采取措施幫助農民

    在中牟縣農業局園藝站,工作人員王素梅說,前天鄭州市農委前來調查蘿卜情況,她提供的數據顯示,中牟縣今年胡蘿卜的種植面積為3萬畝,而白蘿卜是1.3萬畝。

    通許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該縣的胡蘿卜種植面積保守估計在5萬畝。

    “市場經濟無法預測。”王素梅說,他們曾考慮過調整農戶們蔬菜種植的結構,但這也存在問題,中牟以小潘莊為首的胡蘿卜種植基地,農戶們形成了種植習慣,也掌握了這類蔬菜的種植技術,讓他們種植其他的,形不成規模,也很難辦。關于銷路,以前該縣遇到芹菜滯銷時,政府曾對購買的企業有每斤1毛錢的補貼,但今年蘿卜的問題還不清楚。

    中牟縣商業局市場科彭姓負責人說,商務局正在考慮采取一些措施。

    在中牟縣唯一一家胡蘿卜深加工企業,廠區堆積有少量的胡蘿卜。該廠一負責人稱,他們只收購一些小胡蘿卜,將其制作成顆粒,銷往其他企業。今年每噸收購價200元,價錢低,當地胡蘿卜種植戶來賣的很少。

      [專家]

    產銷不對接,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怎樣解決菜賤傷農的問題呢?

    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表示,2010年,不少農副產品價格都達到歷年來的峰值,但今年卻普遍遭遇過山車式的下跌行情,不少農產品價格一度跌至成本線附近。從表面上看,出現供過于求,供求關系的變化是價格劇烈變動的原因,但從深層次來說,生產、營銷方式都急需改變,相當多的農民仍然沒有擺脫“跟風生產”的生產方式。此外,目前我國農副產品產業化鏈條不完整,缺乏深加工企業,當蔬菜供應量突然增大時,無法有效抑制滯銷現象。而且,我國的產銷對接體系沒有建立,雖然目前有“農超對接”、“周末蔬菜直銷進市”等模式,但對于蔬菜的消化能力還是太弱。

    “媒體幫助農民賣產品,這只是一個補救措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依靠政府和農民本人。”宋向清說,目前,農民的小生產和全國的大市場之間信息脫節,相關部門應及時有效地指導農民了解市場、適應市場。同時,政府要加大物流暢通和存儲設施的建設,調節供求不暢現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矛盾現象。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