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陰:實施五大戰略 產城融合激發經濟新活力


    作者:任國戰    時間:2011-12-07





    “背靠大樹好乘涼,今年我的車隊就沒有閑過,這都是沾了‘好鄰居’的光啦。”11月28日,在湯陰縣城關鎮五里村,運輸大戶黃迎春興奮地談起自己的創業項目。

    黃迎春所說的“好鄰居”,是指位于村東邊產業園區的眾品食業、永達食品等多家食品企業。去年,他購買3輛冷藏車和3輛裝載機,主動與這些企業聯系,當起了運輸專業戶,年收入近100萬元。

    像黃迎春這樣,依托附近企業就業、創業的,湯陰縣目前共有10多萬農戶,人均年收入16000元以上。

    而這些企業全部集中在湯陰產業集聚區里。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縣,湯陰縣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先后引進益海嘉里面粉、健豐餅業、六合飼料、易祥脫水蔬菜等一批“農字號”龍頭企業,建成了55萬畝優質強筋小麥生產基地、52萬畝高產玉米生產基地,1.5億袋食用菌生產基地、3200萬只肉雞生產基地和150萬頭生豬生產基地,形成了食用菌、蔬菜林果、畜禽養殖、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五大農業園區和小麥、玉米、肉雞等八條產業鏈。與此同時,他們又引進了斌翔節能科技園、陽光油脂、眾品現代服務產業園、恒諾平原制藥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資源能耗低的優勢產業項目。目前,該縣產業集聚區已形成食品加工、醫藥化工、金屬冶煉、機械制造、紡織服裝等六大產業集群,入駐各類企業130余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8家。

    園區企業生機勃勃,產業鏈條越拉越長,既催生了物流、運輸業快速發展,也拉動了毗鄰城區建設。去年以來,他們累計投資34.78億元,建成總長141.57公里的66條道路、7座橋梁,以及城市廣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城市框架拉大了2.5倍多。同時,他們還積極探索戶籍、教育、社保、就業等公共服務改革,將一半的鄉鎮列入縣城總體發展規劃,形成了以縣城為骨干、小城鎮為節點、農村新型社區為基礎的網絡型城鎮化發展體系。

    “我們將以打造中國食品強縣和全國醫藥工業名縣為目標,大力實施農業固本、工業強縣、三產富民、城鎮宜居、民生惠眾五大戰略,讓產業集聚區成為‘三化協調’、產城融合的助推器,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添力。”談到下一步發展規劃,該縣縣委書記唐獻泰思路明晰。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