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潛質:要有信念和毅力
9位參會嘉賓清一色“身價過億”,同時個頂個的年輕、陽光、帥氣,年紀最小的是位“85后”。
有志于創業的河南青年,該如何復制他們的成功?
20年前,文新茶葉董事長劉文新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只有300塊錢安身立命的資本。
“我不認為所有人都能創業。”劉文新稱,要做一個創業者,除了理想之外,要捫心自問有沒有一份堅持的信念與毅力。
PPTV創始人姚欣對此說法表示贊同。“天助自助者。”姚欣說,當年創業時,他曾眼饞過土豆、優酷這些UGC網站龐大的流量,也曾想過賣掉PPTV的核心技術,但他抵抗住了困惑與誘惑。所以,今天的PPTV網絡電視才會擁有全球2.4億裝機用戶。
5年前,大宋官窯董事長苗峰偉接下了創業以來的第一“急單”:4個晝夜趕制出一份“國禮”。而在正常情況下,這至少需要1個月工作周期。
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亞洲經濟研究員曹仰鋒的總結尤為精辟。他說,9位青年企業家選擇創業,要么是興趣使然,要么是被逼無奈。由此可見,他們有過人之處,其自信與勇氣也是不斷建立起來的。
創業訣竅:入對行跟對人
作為校園創業選手典型的姚欣,卻語出驚人地“反對大學生急于創業”。他說,十年前,青年創業拼的是毅力與膽識。而今,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化,創業環境雖然越來越有利,但是對創業者的閱歷、起點、成本、行業門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先到創業型公司去打工,通過實踐與歷練,提高商業智慧,找到合適的創業時機與方向。
中原經濟區升級為國家戰略,是本場論壇熱議的話題。與會嘉賓一致建言河南創業青年,“堅持住,好日子這就來了”。
“河南逐步顯現出的投資機遇,與不斷優化的創業環境,令人期待。”在上海牡丹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許剛看來,未來3~5年,醫療、農業、物流、互聯網等領域會有更為突出的發展空間。因而,他鼓勵河南青年在這些領域多動腦筋。
對于“中原經濟區”創業,金鑫投資集團董事長年永安特意提到了兩個創業訣竅:入對行、跟對人。
他說,“入對行”一方面是找有機會可尋的行業,另一方面要理清創業方向與自身能力是否匹配。俗話說“苦練三年,不如高人指點一步”,這就是“跟對人”。一旦找到了適合的行業,就選這個行業最棒的人,多學習、多請教。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