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第一家省轄市級函谷紅直營店在三門峽市喜慶開業。11月24日,研制“函谷紅”茶的九拓茶業公司銷售部經理王代良告訴記者,自“函谷紅”9月16日上市以來,每天都能接到30多個求購電話,省內各銷售店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剛剛上市兩個多月的三門峽“函谷紅”茶表現確實搶眼:不僅產品供不應求,還成功地進入世界食品博覽會展臺,受到眾多國際客商關注。
盧氏山區試種茶葉已逾千畝
三門峽地處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接合部,尤其是盧氏縣西南山區一帶,光照、雨水、溫差、水質等條件都適合茶樹生長,是生產高山云霧茶、生態有機茶的最好地區之一。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在盧氏縣西南部的瓦窯溝等7個鄉鎮試點種植茶葉1038畝。新采摘的茶葉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技術標準。
三門峽市農科院高九思研究員介紹說,從茶葉品質上看,三門峽茶具有“高海拔、高緯度、高質量”的特點,具有持嫩性好、芽葉肥壯、水浸出物豐富、耐沖泡等特質,特別是影響香氣和滋味的芳香物質、氨基酸等含量高,茶葉內在品質較好。三門峽紅茶主要種在荒山荒坡上,茶農僅賣茶青每畝就可收入4000至6000元。種茶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徑。
三門峽市農辦副主任吳林介紹,目前,三門峽紅茶的原料有兩種來源,除今年移栽到盧氏的大苗所產的鮮茶外,還充分利用周邊的優質資源,尤其是與盧氏相鄰的陜西商南所產的優質鮮茶。這不僅是市場經濟所允許的,就像中華牌香煙所用原料全部來自上海以外的產煙區一樣,同時也是企業前期發展的需要。目前九拓公司在全國數十家直營店開始直銷三門峽紅茶。同時,三門峽紅茶還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百公斤原茶濃縮成萬元“茶立方”
11月24下午,記者到九拓函谷紅三門峽市直銷店采訪時,不時有市民前來詢問購買。展柜中擺著各種檔次的盒裝茶葉,價格從每盒360元到3690元不等。三門峽市九拓函谷紅茶業有限公司的廠長陳遇春說,這個價位相比綠茶算是比較高的,但在福建、廣東等地,這樣品質的紅茶,賣的絕對不止這個價。
“當然,我們也有價格比較高的品種。”陳遇春舉例說,在世界食品博覽會上展出的每斤1.8萬元的“茶立方”,是從100多公斤原茶中精心挑選、經過九道工序精制而成的。“不過這是我們研發的一款用于提升品牌的產品,并未投入市場。”
針對有人反映三門峽紅茶包裝袋上印有“政商務專用茶”字樣這一現象,三門峽市副市長張建峰說,這完全是企業的市場推介行為,政府部門發現后已提出不妥,目前九拓公司正在設計更換新的包裝袋。
據了解,日前出臺的《河南省茶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已將三門峽市盧氏縣納入全省茶葉生產加工開發帶。三門峽市據此制訂了茶產業發展十年規劃,準備近期種植茶樹2萬畝,到2020年全市發展茶園10萬畝。目前,三門峽市已經建立紅茶生產加工基地,現有制茶車間4000平方米,年可生產紅茶10多萬公斤,產值可達2億元。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