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溫縣第1屆鐵棍山藥文化節將于11月11日舉行


    時間:2011-11-11





    今天下午,“中國·溫縣第1屆鐵棍山藥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溫縣帝苑大酒店舉行。溫縣將于11月11日舉行第1屆鐵棍山藥文化節。

    山藥古名薯蕷,因避唐代宗李豫名諱更名為薯藥,又避宋英宗趙曙名諱更名為山藥。明清時溫縣一帶屬懷慶府管轄,故其出產的山藥世稱“懷山藥”,其中一種形若鐵棍、密布細毛、色褐間紅、質堅粉足、功效奇特,被譽為“鐵棍山藥”,尊為懷山藥之極品。

    溫縣鐵棍山藥優良的品質,是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共同孕育的。溫縣出產的鐵棍山藥,表皮為土黃色或土褐色,須根長而密,毛眼較突出,有紅色不規則斑痕,質地堅硬,斷面肉質細膩,色白、粉足、黏液質少,久煮不散,口感面、微甜、味香、有藥味、無麻辣感,久食不膩。它富含果膠、皂苷、甘露多糖、植酸、多巴胺、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近年來,西方科學家和我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研究發現,鐵棍山藥中含有豐富的DHEA,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等作用。中央電視臺多次對鐵棍山藥進行詳細報道,稱之為“神仙之食”。

    近年來,溫縣縣委、縣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鐵棍山藥品質、推動鐵棍山藥產業發展。2003年,溫縣鐵棍山藥被國家技術檢驗檢測監督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產品”。2007年溫縣被授予“河南省十大中草藥種植基地”稱號。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視察農科所和鐵棍山藥種植基地,對溫縣鐵棍山藥的標準化種植予以充分肯定。溫縣立足于原產地優勢,將開發鐵棍山藥作為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現已初步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經營格局。目前,“鐵棍山藥”已注冊商標,全縣鐵棍山藥種植面積達3.3萬畝,擁有24家懷藥生產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其中懷山堂、健國等企業實行了鐵棍山藥連鎖經營;年加工銷售懷藥產品18萬噸,總產值達4.5億元,50多種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本屆鐵棍山藥文化節由中共溫縣縣委、溫縣人民政府主辦,溫縣農業局、溫縣農科所、溫縣懷藥協會、懷山堂公司、健國懷藥公司、保和堂公司承辦,將于11月11日11時11分在溫縣文化廣場舉辦。本次文化節的主題是“溫縣鐵棍山藥,天賜無價之寶”,活動內容包括參觀鐵棍山藥種植基地、參觀溫縣現代農業展覽館、懷山堂懷藥博物館奠基、鐵棍山藥文化節開幕、鐵棍山藥產業發展研討等等。活動期間,溫縣還將舉行懷藥加工企業對外合作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屆時,將有來自省市的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及媒體記者參加。

    來源:“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