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質量科學院長沃森:中原經濟區是智慧的選擇


    作者:郭海方    時間:2011-11-10





    國際質量科學院長沃森

    熱情、投入、有耐心,是記者對國際質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沃森的直觀印象。在11月7日舉行的2011年(河南·鄭州)國際質量高層報告會上,沃森先生興致勃勃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我感受到了大家對改善生活、改善質量的渴望。”沃森先生說。

    當天晚上,他抽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建設中原經濟區是智慧的選擇

    沃森先生盡管多次到過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但來河南還是第一次,“中原經濟區”這個概念讓他頗感興趣。

    “中國的產業向中部地區大轉移是必然的。”沃森說,“如果我是一個公司的老板的話,我就會盡量到員工家鄉所在地建廠,這樣員工會對公司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而現在無論是香港還是上海,本地已經沒有太多的勞動力了。”

    另一個因素是交通的改善和大市場的形成。沃森認為,便捷的交通使得人才不再只聚集于沿海的港口城市,統一的流通大市場也使得公司的各種成本可以大大削減。

    “現在中國東南部地區已經發展得很完備了,如果還持續把資金、人才往那里聚集的話,整個國家的發展就會失去平衡。”沃森說,“所以建設中原經濟區是智慧的選擇。”

    未來中國包括河南的發展,關鍵要靠質量

    作為國際質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沃森先生對質量自然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質量概念的提出說到底源于市場,是市場的力量使產品更新換代,質量是一個實現價值的過程,卓越來自精確的執行。

    沃森說,市場經濟中,顧客買東西時考慮的是什么樣的東西質量最好、價格最好、對他最合適,而不會考慮對哪個地方的經濟會有什么影響。未來中國包括河南的發展,并不是只和自己一樣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在競爭,而是與那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競爭,所以應該把質量放在突出位置,決不能局限于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采取‘質量立省’這個戰略是非常正確的。”

    企業必須靠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素質,實現目標。沃森說,過去的質量管理體系就是ISO9000,這是一個最基礎的質量標準。要把中國包括河南的經濟發展提到一個新的層次,就要實施更高層次的質量體系標準,學習借鑒歐美、日本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包括六西格瑪的質量體系等等。“省長質量獎的實質就是卓越績效管理,未來我們應該更關注管理質量而不是質量管理。”

    應把社會責任提到一個較高的位置

    食品質量安全最為大家所關注。針對時有發生的食品質量問題,沃森先生認為,政府應該在食品安全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包括制定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的代價。另一方面,最好的情形是企業自身覺得他們有義務為社會提供安全的食品,而不能把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如果我個人掙很多錢而把他人陷于痛苦之中,如果我做的食品讓很多人都生病了,我內心應該感到很痛苦。所以說未來的規劃,應該把社會責任提到一個較高的位置上。”沃森強調。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