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河南,商務部本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了2.2%,京津冀等地的白菜價跌幅超過了五成。
心憂菜賤愿天寒。對守著滿地豐收蔬菜的菜農來說,能把一季辛辛苦苦種的菜賣出去,成了最大的希望。
故事1
700噸包菜,快讓我崩潰了
陳先生最近很抓狂。
陳先生是一家企業的老板,讓他鬧心的,不是公司的事務,而是通許老家親戚的700噸包菜。
受去年菜價一路飆升的誘惑,老家人今年種了150畝包菜。陳先生說今年雨水好,天氣也冷得晚,親戚的包菜一畝地能收一萬多斤,“好點的鐵頭包菜能產到1.8萬斤左右。”
豐收了,包菜卻不好賣了。來買菜的菜販不多,僅有的幾個也壓價很厲害。無奈之下,親戚向陳先生求助。
從10月底開始,陳先生開始四處打電話替老鄉賣包菜。“全省的食品工廠都快找了一半了。因為親戚是頭一年種,沒經驗,包菜還不太合格。”
開封地頭的收購價每斤在一毛和一毛五之間,陳先生在鄭州的推銷價是每斤0.4元,而在去年這時候,包菜的零售價在每斤1.5元左右。
但即使如此,忙活了十多天,包菜還是剩下不少。陳先生坦言自己很崩潰,“但是不能因為難就不幫啊,不幫他們更難。”
故事2
明天下場大雪,白菜就賣上價了
11月4日晚7點多鐘,中牟姚店鎮小胡村的胡書貴,開著自己的奔馬車,拉著一車白菜蘿卜停在了鄭州市黃河南路與宏圖街交叉口。
白菜零賣每斤0.6元,蘿卜每斤0.5元。“要得多了,還可以便宜點。”
胡書貴說去年這時候,白菜蘿卜最低零售價也在每斤0.9元到1元,今年的價錢跌了一半。“去年這時候,白菜還沒包住心兒呢,一場大雪就悶在了地里。今年天好,白菜心都包得可瓷實,豐收了,價格卻賤了。”
眾人買漲不買跌,越便宜越沒人買。胡書貴說他這一車拉了400斤白菜,600斤蘿卜。往年拉一車菜,中午來天黑就賣完了。“現在半天才賣幾斤,看這架勢,明天這時候能回家就不錯了。”
胡書貴說,姚店鎮是瓜區,大面積種菜的不多。中牟姚家鄉和大孟鎮是大面積的蔬菜基地,23省道旁邊,都是種包菜的。“聽說地頭收購價壓到了一毛錢一斤,說不定連種子錢和農藥錢都顧不住呢。”
“我倒希望天趕緊冷,下一場雪,也許菜價就漲起來了。”胡書貴裹著被子蹲在路邊,看著陰沉沉的天說。
故事3
微博賣蘿卜,問家多成交少
10月31日,河南上蔡縣黃埠鄉張莊村的農民張新路在微博求助,說自己家今年收了10多萬斤蘿卜沒有銷路,村里共有四五十萬斤蘿卜,上門收購每斤只給兩三毛錢。“農民出一趟門不容易,希望上門采購,保證不給殘次品。”在微博的最后,他留下了手機號。
一周過去了,昨天記者打通張新路的電話,他說賣得并不好。“每天都有幾十個電話,但要么給的價格太低,一斤只出一毛多錢,要么嫌路太遠,總之沒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張新路說11月1日那天,有家許昌的公司口頭說要6萬斤蘿卜。“但這兩天天又下雨,不知道人家還會不會來了。”
迄今為止,全村的蘿卜才消化了兩三萬斤。張新路決定,如果天晴了蘿卜還賣不掉,就先挖地窖保存下來。“會花費點人工,但不至于賠得更慘。”
在微博上賣菜,張新路不是頭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今年1月3日,新野蔥農因幾十萬斤大蔥滯銷在微博求助,6月17日,新密的香杏滯銷@大家周末去摘杏。8月9日,中牟西瓜滿地開裂,網上呼吁鄭州市民買愛心西瓜。11月5日,網友慎獨小豬在微博上說:河北蘿卜滯銷,菜農落淚……
而最新消息也顯示,京津冀等地的白菜價下跌了50%,姜蒜跌幅超過70%……從山東、河南到湖北,蔬菜坐上了去年以來最大的下滑過山車。
心憂菜賤愿天寒。對蹲在城市屋檐下賣菜的胡書貴們來說,雖然冷得睡不著覺,但他們寧愿天再冷一點,因為“那樣菜就好賣了”。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