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鄭州環保世紀行調研唐崗水庫污染整治情況,鄭州市人大有關人士:
“新聞媒體應該抓典型,
敢于曝光、連續曝光”
以前這里是污水,現在是清水。”昨日,鄭州環保世紀行赴滎陽唐崗水庫調研,自今年2月《河南商報》報道該水庫及相連的枯河水污染情況后,鄭州市人大持續關注其水質變化,并要求當地政府進行徹底綜合整治。
地點:唐崗水庫
商報監督污水變清水
昨日的唐崗水庫,不時有飛鳥劃過水面,工作人員取了一杯水樣,水質比較清澈。
“25日測的化學需氧量(COD)不到40mg/L。”工作人員說,而在今年初,這個數值一直在180mg/L左右,而農用灌溉水的標準為150mg/L。
今年2月,《河南商報》以《“喝”了水庫的水,麥苗更黃了》為題,報道了滎陽唐崗水庫及相連的枯河水污染情況。報道引起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連維良專門作出批示,枯河污染治理也被列入鄭州市環境綜合整治范圍。經排查,枯河流域滎陽境內涉及排水企業有7家,截至目前,4家已經整改到位,滎陽市氧化鐵廠等高污染企業則被依法實施關閉。上街污水處理廠已提前上馬。
商報發出監督報道后,帶隊的鄭州市人大副主任周長松已是第三次來到這里,他說,以前是污水,現在是清水,但河底的淤泥還會影響水質,最好來個徹底清淤,通過綜合整治讓唐崗水庫徹底改變。
“今后,鄭州市人大每年都要來看看變化。”鄭州市人大城建環保工委主任張文田說,新聞媒體應該抓典型,揚善棄惡,敢于曝光、連續曝光。
地點:惠濟區農業生態園
20畝地專門養蚯蚓分解牛糞
隨后,環保世紀行又趕赴惠濟區。
鄭州市天園農業生態循環有限公司占地200畝,不僅養的有牛、豬,還有20畝地專門養蚯蚓。“因為蚯蚓能分解牛糞。”園區負責人說。
在這里,為讓糞便變廢為寶,企業使出了“十八般武藝”。比如豬躺在松軟的沙子上,吃喝拉撒都在上面,卻不用擔心屎尿橫流、臭氣熏天。原來沙子里藏有一種菌株,能直接分解屎尿。此外,養殖雙孢菇也能使用1200噸牛糞。當然,牛糞最常見的用途還是生產沼氣,既能滿足68名職工吃飯、采暖、餐飲需求,沼氣發電機一年發電量就達到43.2萬度。就連沼氣渣也成為魚和蔬菜果樹的上等營養品。
據悉,該園區已成為鄭州市示范生態養殖園、農村養殖循環經濟發展試點。鄭州經開區人大工委主任柴清玉說,天園的模式很好,但規模和投入較大,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對小型生態處理系統的攻關研發,更利于向農戶推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