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茶北移"再增紅茶新秀 三門峽"函谷紅"茶問香中原


    作者:吳燁    時間:2011-09-17





    2011年9月16日,三門峽“函谷紅”茶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南茶北移”再增新的中原元素。“函谷紅”茶受到與會嘉賓特別是茶商的普遍好評和追捧。

    三門峽地處豫西丘陵山區,海拔較高,雨量充沛,溫度適中,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土壤無污染,富含微量元素,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良好自然稟賦。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林、果、煙、菌等八大特色農業;森林覆蓋率達到47.99%,位居全省第一,被省政府授予“林業生態縣建設先進市”榮譽稱號,6個縣(市、區)全部成為省級林業生態縣;果品產量位居全省首位,年產鮮果17億公斤;煙葉種植面積、產量穩居全省第一;畜牧、食用菌、中藥材等產業優勢突出、效益明顯。

    茶產業是新興高效特色產業,種植茶葉畝收入可達5000元-8000元,能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防止山洪泥石流災害。同時,茶產業加工鏈條長,輻射面大,帶動力強,具有較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發展茶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新路。

    三門峽地處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接合部,尤其是盧氏縣西南山區一帶,具有茶葉生產的良好自然環境和廣闊發展空間。省委、省政府對三門峽市發展茶產業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盧展工在三門峽調研期間對發展茶產業提出明確要求,省政府在《河南省茶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將三門峽市盧氏縣納入全省茶葉生產加工開發帶,要求積極擴大茶葉種植面積。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三門峽市制定了茶產業發展十年規劃,明確了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提出近期種植茶樹2萬畝,到2020年全市發展茶園10萬畝。同時,迅速組織在盧氏縣西南部瓦窯溝鄉等7個鄉鎮試點種植茶樹1000多畝,總體長勢良好,所產茶葉經過抽檢化驗,品質優良,茶樹試驗試種獲得初步成功。按照“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思路,6月29日,三門峽市政府與福建九拓茶葉公司簽訂合作發展框架協議,合作開展三門峽紅茶的研制和開發。目前,推出的三門峽“九拓函谷紅”茶是采用盧氏伏牛山區的優質茶葉,經九道工序精制而成的高山生態茶。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茶葉品質上看,三門峽屬高緯度茶區,產茶芽肥葉嫩,具有持嫩性好、芽葉肥壯、水浸出物豐富、耐沖泡等特質,特別是影響香氣和滋味的芳香物質、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堿含量適中,茶葉內在品質較好。

    三門峽市委書記楊樹平表示,三門峽“函谷紅”茶研發成功,使三門峽茶產業發展迎來了嶄新的發展局面。今后三門峽將繼續加大茶產業基地建設,扶持培育茶葉加工龍頭企業,全力打造三門峽優質茶葉品牌,逐步把三門峽市建設成為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知名的優質無公害茶葉生產加工基地、茶葉流通區域中心、茶樹“南茶北移”馴化基地和重要的茶文化生態旅游休閑區,把茶產業發展成為三門峽市重要的特色農業優勢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渠道和財政收入的新增長點。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