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廣陽鎮橫山村干部說話有底氣,群眾發展有想頭,脫貧致富有奔頭,惠農政策有落實。近年來“窮”山村的面貌巨變和生活條件的顯著提高,隨著一項項民生實事兌現、一塊塊發展短板補齊、一戶戶貧困戶脫貧退出而水落石出,群眾收獲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穩步提高。
一是政府扶持,單位幫扶,干群努力,基礎條件改“好”了。橫山村過去“窮”就“窮”在路不暢、水不通、房不好、電不足,村民沒盼頭,發展沒想頭,致富沒奔頭。廣陽鎮黨委政府積極聯系村兩委班子爭取扶貧各類項目資金,有效解決了制約發展的“水、電、路、房、網、田”等短板問題。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動員貧困群眾對接政策補助,向貧困戶宣講政策,解讀上級扶貧精神,查找致貧原因,尋找致富路子,征求產業扶貧項目,使得橫山村的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戶的生活狀況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二是發揮優勢,順應自然,創新模式,產業結構調“優”了。基于橫山村地處半山區荒坡,適合養羊、種植果樹這一特點,村兩委結合駐村幫扶工作隊鼓勵群眾荒坡之上種植林果,荒山披綠發展產業,并向上級申請了養殖項目,發展養羊、養豬為群眾創收,促使他們早日走上了致富道路。組織養殖、種植大戶利用網絡平臺,實施網上銷購,拓寬了銷購渠道,為廣大群眾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
三是注重扶志,榜樣引導,激發干勁,內生動力增“強”了。基礎條件改善了、產業結構優化了,但能不能脫貧致富奔小康,還要看貧困戶自己有沒有干勁。針對個別貧困群眾存在“等、靠、要”思想的傾向,村兩委、駐村扶貧單位堅持誰積極、誰主動、誰有發展意愿就資助誰、支持誰,堅決杜絕養“懶漢”,使其他村民特別是貧困戶通過對比算賬,倒逼轉化,從安于現狀轉變主動作為,樹立起了“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理念。(倪申 余海濤 趙士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