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倉的藝術展品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管委會供圖
7月29日,河南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保稅倉在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正式開倉。據了解,這是目前中原地區第一座藝術品保稅倉,全國第一座集藝術品倉儲、保稅展示、拍賣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品保稅倉,同時也是全國第二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藝術品保稅倉。
目前,倉內設有展覽展示區、保稅倉儲區、國際商品展銷區、多功能拍賣區四大功能區,具有定期舉辦各類國際國內藝術品展覽及文化交流活動,藝術品的推廣與展銷等功能。依托藝術品保稅倉,可拓展藝術品鑒定、估值、修復、藝術品金融、藝術家交流等業務。
這種新型藝術品保稅倉庫模式有啥優勢?記者從開封片區獲悉,其優勢主要是“兩省”:省錢、省事。文物藝術品入倉保稅,在倉內展示和交易后,只要不出倉,即使多次交易、藏品多次易主,也無須繳稅,實際上也免了交易環節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關稅、增值稅兩項稅目的總額約占藏品總價值的五分之一,對于價值不菲的藏品,能省下一筆“大錢”。
此外,藏品不出倉即可實現保稅展示、拍賣交易等功能,而且還配套了文物登記鑒定、藝術銀行、保險、外貿進出口綜合服務等相關服務功能,藏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藏品全鏈條服務,既避免了辦理出入倉海關監管手續和藏品反復收裝、拆裝、搬運的麻煩,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藏品損傷等風險。
開封片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封長期沒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河南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保稅倉標志著開封市在開放平臺上的重大突破,有利于開封補齊對外開放短板。同時也是落實開封片區文旅型自貿片區功能定位的重要舉措。”
另外,新型藝術品保稅倉為開封片區搭建了文化產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平臺。一方面,為開封片區探索藝術品交易領域各項創新,促進制度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創新載體;另一方面,有利于開封片區構建“國內藝術品走出去,境外藝術品走進來”通道,逐步打造集藝術品保稅展示、倉儲、交易、物流、擔保、租賃、稅收、金融等全產業鏈的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
據了解,河南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保稅倉于2019年9月20日正式獲批,2020年7月9日順利通過鄭州海關驗收。(記者 趙振杰)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