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南召四棵樹鄉:易地搬遷搬出幸福生活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01





      四棵樹鄉位于伏牛山脈南麓,境內多山嶺溝壑,經濟發展滯后,是河南省重點貧困鄉,多年來,四棵樹鄉面臨著“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難題,為了改善貧困狀況,四棵樹鄉黨委政府多舉措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鼓勵貧困群眾“走出大山,走入城鎮,走向幸福”,截止目前,已成功建設2個集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個五保周轉房安置點,實現搬遷200戶712人,山區貧困人群迎來了城鎮新生活。

    20200801160320634.jpg

      新型社區引搬遷。四棵樹鄉龍湖社區以“新社區、新風貌、新生活”為準則,建設生態優美、設施完善、就業便利的新型社區,借助環境優勢,將搬遷社區與生態旅游巧妙結合,發展了當地旅游業,促進貧困群眾就地就業。每年春夏之季,鎮區櫻花盛開,風景獨好,游客絡繹不絕,當地人把這里譽為“櫻花小鎮”,這些櫻花樹,在建設之初便種下,冬去春來,伴隨著一戶戶貧困群眾的入住而生長,逐漸成為當地一大特色。青磚黛瓦,櫻花爛漫,如畫一般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怎么也看不夠!”社區保潔員郝洪運說。郝洪運是五垛村的一名貧困戶,2018年享受易地搬遷政策來到這里,搬遷地整潔的新房、優美的環境,一下就征服了她的心,“要搬過去,一定要搬過去”,郝洪運當時就定下了決心。如今她時常在這里打理樹木,打掃衛生,她說:“做夢都不敢想能住在這么美的地方,政府還安置了公益崗位,感謝黨委政府的好政策。”


      集中安置穩得住。貧困群眾“搬的出”,更要讓他們“住的下”,四棵樹鄉黨委政府時刻把貧困群眾的困難放在心上,幫助搬遷戶解決實際問題,真正讓搬遷群眾融入到新生活中去。原住在王營村的貧困戶彭世成,妻子常年偏癱在床,就醫不便,看病要靠彭世成蹬三輪走十幾里的山路去鄉衛生院,生活十分辛苦,了解到情況后,四棵樹鄉將其納入易地扶貧搬遷人群,入住龍湖社區,并落實慢病卡和家庭簽約醫生等政策,“看病難”的問題迎刃而解,“衛生院就在家門口,看病就醫可方便了!”彭世成說。社區還介紹他就近進入扶貧車間從事艾草加工工作,每月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閑時為他培訓香菇種植技術,鼓勵他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20200801160355541.jpg

      后續幫扶促致富。“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這是社區模范脫貧戶張明顯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在短短幾年前,他的家庭還處于困境,妻子因高血壓后遺癥常年臥病在床,他因胃穿孔經歷了一場大手術,險些喪命,家里還有兩個學生需要撫養,“太難了,當時真可以說是一貧如洗。”張明顯說。四棵樹鄉黨委政府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立即啟動識別程序,將其納入貧困戶,先后為其落實了易地搬遷、納入低保、教育補貼等幫扶措施,了解到他有一手好廚藝,社區便介紹他去鄉里的中學當廚師,每月能有兩千多元收入,家庭情況得到迅速改善,后來,他又借助扶貧貸款引進一批豬崽,發展生豬養殖業,現在年收入已達八萬多元,日子一天天富裕起來。“感謝黨委政府的幫助,我一定擼起袖子加油干,把日子越過越好!”張明顯動情地說。


      易地扶貧搬遷只是開始,后續幫扶工作才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四棵樹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通過扶貧搬遷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的做法,有效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進步,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就業創業問題,以產業和就業為抓手,奮力推進貧困戶脫貧致富,為決戰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倪申 張琴 廖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