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內,河南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18





      努力建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強省,到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8月16日,記者獲悉,我省印發《河南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一攬子”有力措施。


      【目標】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根據《方案》,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到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到2025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一批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百億級企業。


      【方向】到2025年,優勢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以上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方向如何定位?我省將做強優勢產業、做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形成“556”產業體系。


      做強優勢產業。提升裝備制造、食品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新材料5大優勢產業能級,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基地。到2022年、2025年,優勢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47%、50%以上。


      做優傳統產業。加快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紡5大傳統產業“綠色、減量、提質、增效”轉型。到2022年、2025年,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保持在33%、30%左右。


      做大新興產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環保6大新興產業。到2022年、2025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22%、25%以上。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要培育“芯屏網端用”生態。著力“補芯”,培育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著力“引屏”,培育新型顯示產業集群;著力“固網”,建設5G及北斗技術應用產業基地;著力“強端”,做強智能終端,構建鯤鵬產業生態;著力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打造中西部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7000億元、1萬億元。


      高端裝備方面,發展軌道交通、數控機床、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激光加工等裝備,推動“制造+服務”轉型。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2000億元。


      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方面,鞏固新能源客車優勢,支持氫燃料電池客車研發和示范應用,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應用示范區。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2000億元。


      新能源方面,發展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建設智能電網,打造光伏、風電裝備應用高地。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1500億元。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方面,發展創新藥、高端仿制藥和現代中藥,加快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藥物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體外診斷產品、高端醫用耗材和數字影像設備等。加快醫藥口岸和關鍵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3000億元、5000億元。


      節能環保方面,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建設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7000億元、1萬億元。


      【任務】實施六大提升專項,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新增5000家以上


      《方案》明確,高質量發展制造業,我省將實施六大“提升專項”:


      技術創新提升專項——要強化企業主體培育,到2022年、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分別新增3000家、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2萬家、1.5萬家。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方面,要發揮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帶動作用,打造沿黃科創走廊,發展一批科創“飛地”,到2022年、2025年,分別建成15家、30家左右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強化技術創新合作方面,引進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機構,爭取國家大科學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在我省布局,到2022年、2025年,分別建成100家、120家新型研發機構。


      基礎能力提升專項——加快企業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力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化園區和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和綠色制造提升行動。到2022年、2025年,分別創建120個、150個國家級綠色園區(工廠)。


      集群強鏈提升專項——到2022年,形成20個左右千億級產業集群;到2025年,形成4個萬億級、6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和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融合賦能提升專項——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每年培育150個智能工廠(車間)。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到2022年、2025年,全省上云企業分別達到15萬家、20萬家。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新型制造模式,每年培育30家(個)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


      區域協同提升專項——以鄭州市、洛陽市為核心,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以京廣、隴海鐵路沿線城市為重點,建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撐軸;以黃河、淮河、漢江流域地區為重點,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協同帶,形成“雙核引領、兩軸支撐、三帶協同”空間格局。


      企業培育提升專項——加強企業梯隊培育,到2022年、2025年,全省百億級企業分別達50家、60家以上。


      【保障】打造“五強一優”要素保障生態


      《方案》還提出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的保障措施,我省將施行強化政策扶持、強化用地保障、強化金融支持、強化人才支撐、強化數據應用和優化營商環境“五強一優”要素保障生態。


      其中,金融支持方面明確,我省將建立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企業“白名單”和重大項目庫,鼓勵金融機構對入單(庫)企業優先給予融資支持。


      人才支撐方面,我省將以高端、緊缺人才需求為導向,實施制造業“智鼎中原”工程,重點引進和培育百名卓越企業家(領軍團隊)、千名核心技術人才、萬名高級技工。



      轉自: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