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農民工就業大局穩定,省內就業1846萬人,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不久前,西峽縣五里橋鎮稻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李小娟順利入職牧原集團。“有了這份工作,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就有著落了。”李小娟說。
牧原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河南人民端穩“肉盤子”,公司在南陽13個縣(市、區)設立分公司,并啟動“萬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工程”,目前已安排6200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月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河南省不少民生產業擴容,釋放出大量就業崗位,留住不少農民工在“家門口”工作。
新蔡面粉制造業和周口蔬菜種植業3月份以來用工量逐步增加;湯陰縣引進安井食品和科倫藥業項目,開發就業崗位3000多個;濮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引進天能電池項目,開發就業崗位1000多個;鶴壁富士康項目和華為手機項目訂單飽滿,新增的生產線提供就業崗位7000多個……
“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在中心城市,不少市縣企業還處于缺工狀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說。
最近,“大河鮮生”的員工又在朋友圈發布招聘海報:“快來加盟!4500元保底,上不封頂。”受疫情影響,今年“大河鮮生”日均配送量猛增8倍,用人需求也隨之增加。
作為數字化平臺公司的建筑工人信息平臺,讓省內150多萬名農民工隨時隨地找到“零活”。
新經濟拉動就業逆勢上揚,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5.2%和3.9%。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帶動擴大就業成效明顯。據統計,UU跑腿河南地區吸納靈活就業人員約38萬人,同比增長30%;美團河南新增靈活就業人員5.04萬人,同比增長39.10%;河南新增淘寶主播數量同比增長924%。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說,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在疫情中不斷孕育,遠程辦公、生鮮配送、在線問診、線上培訓等需求明顯增加,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應運而生,將釋放更多就業崗位。(記者 逯彥萃 實習生 楊珂)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