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國:縣域治理“三起來”淇縣樣本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14





      近兩年,在河南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鶴壁成了第一方陣地市里的“新勢力”。高質量發展目標考核全省第四、營商環境評價全省第三、城市可持續發展度全省第五、3個產業集聚區晉位二星級,以及引進省外資金完成目標進度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過去一年,鶴壁市高質量發展的多項指標均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依煤而建、因煤而興的鶴壁,早早啟動了轉型升級,通過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產業發展由“一煤獨大”轉變為汽車電子電器與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綠色食品、鎂精深加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多業并舉”的格局,可謂煥然一新。


      在高質量發展方面,鶴壁有著深刻理解,也貢獻了生動的實踐案例。


      2018年12月,鶴壁市出臺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實施意見,以及2019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臺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讓鶴壁在高質量發展方面連上了兩個臺階,也為鶴壁探索高質量發展新經驗新模式提供了助力和支撐。


      高質量發展的鶴壁模式,有哪些關鍵點?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為何成效如此顯著?營商環境優化的關鍵在哪里?


      9月7日,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前往鶴壁市代表縣域——淇縣進行調研,試圖從淇縣這個樣本出發,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角度,尋找淇縣,乃至鶴壁在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上突飛猛進的原因。


      之所以選擇淇縣,是因為它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成果斐然。鶴淇產業集聚區晉升為省二星級集聚區,在全省排名提升17位;全年項目考核均居鶴壁全市第一、營商環境年度考核榮獲全市金獎;榮獲“河南省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成績:今年上榜全省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市)名單。淇縣縣域經濟發展站到了新的起點上,也迎來了打造全省縣域發展“標桿”的新使命。


      在考察中,著重從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農業高質量發展兩個角度,探尋、梳理、總結了淇縣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過程中的經驗和模式。


      第一,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方面,以全力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為主線,以創新招商方式、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創新驅動為支撐,將產業集聚區打造成強縣富民新引擎。


      主導產業方面,淇縣立足實際,確立了食品加工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實施延鏈強鏈、擴規提檔、龍頭培育、三大改造等工程,促進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2019年兩大主導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72.2%。


      創新招商方式方面,淇縣探索出的“政府+企業+園區+產業鏈”招商模式特別亮眼。例如,中維化纖就提出了的新模式:企業活力+資本助力+政府公信+產業鏈,通過精準招商,產融結合的方式,促進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集群,促進產業跨界融合,促進產業資本耦合,最終形成產業創新生態圈。


      將資本、創新融入招商和產業轉移過程中,以生態圈構造為目的,是淇縣創新招商的關鍵所在。


      營商環境優化是本次考察中淇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中維化纖,一入門就看到兩張醒目的標牌:一是淇縣企業首席服務官(服務管家)公示牌,一是鶴壁市首席服務官(服務管家)公示牌,從市委副書記到縣委書記的頂格分包機制,再到雙人企業服務管家的配備,以及具體職責要求等一目了然。這種機制,在企業發展遇到關鍵問題,特別是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場考察中維化纖時,企業負責人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該公司遇到了一大難題:根據發展規劃,公司計劃建設年產2億塊軌道扣件非金屬部件及相關配套項目,哪怕在正常條件下也需要60多天才能辦結手續,而疫情期間連出行都不方便,手續怎么辦?


      淇縣派駐該企業的“服務管家”、首席服務官了解情況后,為了促進項目快速上馬,通過多部門交叉辦理、“容缺辦理”、首席服務官全程代辦等辦法,僅用14天就辦結了相關手續,充分體現了營商環境的淇縣優勢、鶴壁速度。


      而在加大創新驅動方面,同樣能看到淇縣乃至整個鶴壁對營商環境的重視。為承接具有世界性難題的阻燃尼龍的產業化項目落戶淇縣,包括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市長郭浩等領導在內,分別多次拜訪中科院化學所,并邀請有關領導來鶴壁考察,通過多輪溝通協商,終于促成了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在科技助力產業升級的背后,其實還是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支撐。


      第二,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淇縣將工業思維融入農業產業發展全流程,通過以工促農、以旅興農、以網帶農帶活“三農”工作全局。


      7月,河南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以本次會議為標志,河南推出系統性地推動河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案,河南也邁入了以大產業思維推動現代農業強省的新階段。


      而在這份新方案中,產業化,或者以“大產業”為思維重點,成了貫穿河南方案的主線,包括三鏈同構、全產業鏈融合,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以農業產業化集群和聯合體為載體等等。淇縣則通過以工促農、以旅興農、以網帶農帶活“三農”工作全局。


      以工促農方面,食品加工產業是淇縣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之一。這方面,淇縣依托堅持以工促農,依托龍頭企業,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形成了糧食精深加工和畜禽肉制品精深加工兩大鏈條。


      目前,該縣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9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11家,另外還有2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以旅興農方面,今年5月,在全省文化旅游大會上,淇縣被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認定為“河南省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并在大會上榮獲表彰。這也是對淇縣以鄉村旅游為突破,構建了全域旅游的發展格局和形態的認可和肯定。


      特別是在鄉村旅游方面,淇縣秉持“一鄉一特色,一村一風情”的發展思路,淇縣以打造南太行傳統古村落為重點,持續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強化景區與鄉村旅游的高質量供給,實現旅游景區與鄉村旅游業態完美融合,打造出靈動趙莊、妙境涼水泉、傳奇大石巖、民俗秦街、情義石老公、水美紂王殿等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示范點,成功探索出一條以旅游扶貧富民為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以網活農方面,以農村電商為代表的數字農業成了淇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先后榮獲“全國數字農業農村先進縣”“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河南省電商扶貧工作先進縣”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


      具體突進中,淇縣緊抓“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契機,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行動,打造了“朝歌印象”“朝歌八珍”等農特產品電商公用品牌,有效促進了農產品上行、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被評為“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河南省農產品電商十強縣”,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6.8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達8.9億元。(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