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國第一架”到“中國第一套”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14





    14256814321894024722.jpg

    鄭煤機全國首套成套化智能綜采設備。本報資料圖片


      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扎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習近平


      □本報記者欒姍


      鄭煤機又創下了一個“中國第一”。


      9月11日,企業展示大廳里,遠程操控系統通過5G信號,向百余公里外的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二礦薄煤層開采工作面發出指令。過去,陰暗的礦井里,礦工們緊張地忙碌著;現在,有了鄭煤機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套成套化智能綜采設備,煤礦人“坐在地面采煤”的夢想變成現實。


      新一代信息技術同人工智能相互融合,正給全球采煤業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干的是國內煤機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事。”鄭煤機董事長焦承堯說,鄭煤機不僅生產液壓支架,而且有能力提供全流程自主研發的綜采裝備整體解決方案。


      實體經濟的發展最終靠創新。從“中國第一架”到“中國第一套”,是鄭煤機人矢志不渝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最佳實踐,肩負起國有企業的歷史擔當。


      總裝車間里,鄭煤機總工程師王永強帶領科研人員正在集中“火力”攻堅,優化成套化智能綜采操控系統性能。比起原先遠程操控液壓支架的“黑匣子”,這是一個更大的“黑箱子”,藏在采煤企業的集控室里。


      全息模擬的薄煤層大斜面作業環境下,液壓支架支撐起工作面,緊跟采煤機割煤的速度推移,刮板機沿著軌道運輸煤塊。“這個工作面里,每個‘成員’都是‘有思考力’的‘機器人’,它們合在一起是‘機器團隊’。”王永強說。


      如此復雜的功能需求,涉及成千上萬的工業互聯網數據。綜采設備、傳感儀器、信息傳輸……每一項參數都需要反復測試聯調,最終實現“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設備與采場”之間的智能對話。


      自鄭煤機1964年研制生產出中國第一臺液壓支架開始,至今已經有56年歷史,該企業持續在煤機領域創新技術。近年來,隨著采煤行業向智能開采延伸,能源企業對煤礦工作面匹配的安全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提出新的要求。“智能化未來拼的就是成套化的能力。”王永強拿起桌子上的綜合設備模型演示說,如果液壓支架的參數不能夠跟采煤機和刮板機適配,就無法在集控室里向綜采設備發出指令。


      對于高科技型制造企業來說,機械設備的核心參數是企業的“生命密碼”。鄭煤機想要“解密”,必須具備“基因重組”的能力。今年5月,鄭煤機首套成套化智能綜采工作面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二礦運行,真正實現了中國智能綜采裝備“零”的突破。“用人減少了一半,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二礦代理礦長郭明生說。


      技術領先者,不僅掌握著更大的市場話語權,也會由此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今年上半年,在煤炭行業市場增量趨緩的情況下,鄭煤機憑借智能綜采裝備育新機開新局,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50%,煤機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17%,凈利潤同比增長106.62%。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