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制作仿真花侯琳琳攝
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開幕式在開封祥符區西姜寨鄉舉行。
西姜寨村作為開封鄉村振興“1+6”示范帶最早啟動的試點之一,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和“農文旅融合發展戰略”雙輪驅動,如今,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業發展欣欣向榮,在西姜寨村周邊,一條完整的祥符區扶貧產業帶分布在了黃河岸邊。
記者在祥符區劉店鄉的"萬畝菊花扶貧基地"了解到,該項目依托劉店鄉44個專業合作社,通過"優質品種的培育+苗圃銷售+精深加工+扶貧基地+貧困戶+生態旅游+菊文化"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吸納普通農戶和貧困戶入社,以土地流轉、育苗、種植、采摘、加工等產業鏈,帶動1408戶貧困群眾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劉店鄉黨委書記朱登斌說:“萬畝菊花扶貧基地項目覆蓋了44個村、410戶、1388人貧困群眾,使得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30%都參與到了土地流轉中,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實現每畝凈賺800元以上的收益。現在正是菊花采摘季節,整個菊花扶貧基地大約有2500人同時參與到6個月的菊花采摘工作中,勞務收入可達15000元以上。”
在祥符區羅王鎮胡寨村南邊,也有一家扶貧企業,原來,這里是白皮松扶貧產業基地,主要種植白皮松及其他樹苗,其中白皮松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成株36萬株,幼苗60萬株占地150畝。
"與白皮松基地簽訂靈活就業協議的有214戶,以及短期務工50戶貧困戶,每天務工收入不低于50元。帶動一名長期務工貧困戶,每月3000元。"羅王鎮黨委書記王新威告訴記者。
目前,白皮松種植基地以每畝每年1200元的租金流轉了胡寨村3600畝土地,胡寨村黨支部書記胡慶剛說:"后期企業準備投資2個億元發展采摘園、養老院、農家樂,并且提供精準扶貧企業貸款300萬元,相信未來能夠為羅王鎮的貧困戶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伴著徐徐微風,記者來到了八里灣鎮的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其主要生產經營仿真花的制作與銷售。
八里灣鎮黨委書記薛寶剛介紹,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采用就業型帶貧模式,以"+外發基地+貧困戶+貧困家庭"的運營模式,共帶動當地貧困群眾142戶,戶均增收10000元。
"未來公司將會繼續擴大規模,爭取豐富產品品類,實現內銷全國各大城市及外銷海外城市的目標,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從中受益。"金伯利仿真花總經理閆利霞說。
祥符區扶貧產業分布在黃河岸邊各個鄉鎮、村莊,呈現"點帶線,線帶面"的扶貧規模化態勢。站在黃河岸邊,記者遠眺奔流不息的母親河,仿佛黃河在傾聽和見證著人們的扶貧故事和致富夢。(侯琳琳、于思遠)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