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南召縣“六抓帶動”激活鄉村人才振興原動力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03





      新鄉賢是現代社會中熱愛故土、德高望重、才華突出、事業有成的鄉村精英。南召縣注重選好用好新鄉賢,促使他們積極投入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發揮在鄉村重大事項的參謀作用、矛盾糾紛的化解作用、道德教化的示范作用、公益事業的擔當作用。縣里建立新鄉賢人才數據庫,把轄區內評選出的新鄉賢登記造冊,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補充。根據新鄉賢自身所長成立新鄉賢藝術團、新鄉賢智囊團、新鄉賢宣講團、新鄉賢創業團等,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充分利用新鄉賢的不同特長,在村(社區)化解矛盾、經濟發展、傳播文明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新鄉賢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謀智囊、重要支撐,以實際行動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南召縣經過深入調研發現,企業家最具資源整合能力,成功人士最具輻射能力,經濟能人最有營銷頭腦,科技強人最具創新創造能力,優勢農戶最有帶動能力,新鄉賢最具鄉村治理影響力。自2019年以來,南召縣探索實行“六抓帶動”活動,有效激活了鄉村人才振興的內生動力。


      “六抓帶動”活動,就是要抓企業家、抓成功人士、抓經濟能人、抓科技強人、抓優勢農戶和抓新鄉賢等六類群體,通過組織培養、政策支持、資金扶持、信息引導等舉措,用關鍵少數帶動重要多數,達到“培養一人、輻射一片、帶富一方”的裂變效應,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群眾合力推動鄉村振興新格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南召縣云陽鎮唐莊村村民馬根芳開始栽種桃樹。他一邊“啃書本”自學,一邊外出找專家拜師學藝,學成歸來后反復摸索實踐,靠著一股韌勁,榮獲“全國陽光創業帶頭人”,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懂技術、會管理”的科技帶頭人。他率先注冊成立了“映山紅品種桃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合作社把種植戶組織起來,無償地給社員提供優質種苗,手把手地傳授栽種技術,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優質產品競爭力。村子里荒蕪的山坡變成淌金流銀的“花果山”。現在唐莊村是南陽市聞名的品種桃種植專業村,全村品種桃種植已發展到5700畝,輻射帶動了周邊7個行政村群眾連片種植桃樹11000畝。


      南召縣還通過挖掘本地的經濟能人,建立鄉村“經濟能人庫”、優秀實用人才庫,讓那些具有雄厚經濟實力、擁有實用致富技術、擅長市場銷售的經濟能人,通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帶動群眾致富,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四棵樹鄉五朵村村民郝洪波20多年來摸索本地適生道地中藥材種植銷售和瀕危名貴中藥材搶救性繁育種植,成立了河南省五垛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綠豐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沃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3個中藥材種植公司,在3個鄉鎮建設188座中藥材種苗繁育大棚,林下仿野生種植中藥材3500余畝,通過安置務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周邊356戶群眾增收致富。


      南召縣四棵樹鄉雁門村村民高闊流轉土地50畝,發展生態林果和休閑采摘農業,利用電子商務在網上銷售果品。在他的帶動下,周圍群眾紛紛參與,大力發展林果基地。目前已成立3家合作社,流轉土地380余畝,種植晚秋黃梨、黃金梨、晚艷紅桃、冬桃等11000余株,每年可增收1000萬元。僅四棵樹鄉“經濟能人庫”入庫人員70名,通過扶持創業帶動500戶群眾參與,實現了“培育一個能人、振興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通過實行“六抓帶動”活動,南召縣涌現出350余名企業家、120余名成功人士、830余名經濟強人、240余名科技能人、1200余名優勢農戶、500余名新鄉賢,這六種群體帶動廣大農民,按下農村經濟發展“快進鍵”,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闖出農村經濟繁榮發展的跨越之路。(倪申 廖濤 凌鯤 張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