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交通讓鄭州交通擁堵有所緩解
地鐵施工對道路通行的影響減小
8月1日起廣州“限牌令”正式實施。廣州每年新增的12萬張車牌中將采取“環保+搖號+競價”的分配模式,按照1∶5∶4的比例配置,即12萬張車牌中,1.2萬個新能源車增量指標以搖號方式配置、6萬個普通車增量指標以搖號方式配置、4.8萬個普通車增量指標以競價方式配置。
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為省會城市鄭州,機動車保有量已經接近200萬輛,近年來交通擁堵問題備受關注。鄭州會不會實行類似的限購措施?北京、上海、貴陽、廣州等4個城市已經實施“限牌令”,鄭州還遠嗎?隨著鄭州機動車的急劇增加,何時開始限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個月來,記者通過走訪相關部門得知,鄭州近幾年加快了“暢通鄭州”的建設,交通擁堵狀況有所緩解,結合城市目前發展狀況,近期應該不會實行類似的限牌政策。
“鄭州會不會限牌?”
購車熱持續不減引發限牌擔憂
作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的省會城市,鄭州的機動車數量也在全國排在前列。來自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的數據顯示,2000年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約為40萬輛,2010年約為160萬輛,10年時間翻了兩番。而近三年來,鄭州每年的入戶機動車增幅都在20%以上。2011年,鄭州新增了26.1萬輛新車,目前機動車保有量已接近200萬輛,其中市區約90萬輛,預計今年鄭州新增機動車將突破30萬輛。
截至2011年底,武漢的機動車保有量為120萬輛,長沙為114萬輛,合肥為83萬輛,太原為63萬輛,南昌為56萬輛,鄭州則以183萬輛的保有量,雄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榜首。
8月1日,記者致電鄭州市車管所一位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鄭州市機動車數量仍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每日新增1000輛左右。鄭州機動車保有量持續高速增長,引發市民擔憂:鄭州會不會也實行類似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限牌政策?
大河論壇資深網友“中原之夜”說,從目前的增長速度來看,2015年鄭州的機動車保有輛很可能達到300萬輛,這是鄭州的道路根本無法承受的,因此,估計鄭州3年內極有可能開始限牌!
“中原之夜”還說,最重要的是,市民一旦感覺即將限牌,購車熱情將會大增,到最后鄭州一年增長四五十萬輛機動車都是有可能的。廣州市政府在公眾毫無察覺之時突然宣布限牌,顯然是明智的,而北京由于在限牌前反復討論,結果弄得市民草木皆兵,上牌量劇增,高潮年份一年上牌量高達五六十萬輛。
“鄭州限牌還不合時宜”
暢通工程初顯成效限牌措施還用不上
不斷激增的汽車保有量,業已絆住了一座經濟高速發展城市的“時速”,“堵城”之困,迫使一些城市作出“艱難選擇”。
北京在15年間,汽車保有量從100萬輛暴增到500萬輛,加上不盡完善的城市規劃和道路設施,嚴重擁堵現象發生得越來越頻繁。自2011年實施搖號限購政策以來,第一年就擋住了約60萬輛的新車增量。
廣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240萬輛,近5年年均增長率達190%,但同期道路里程增長僅約2%,全路網晚高峰平均車速已逼近20公里/小時的國際擁堵警戒線。
上海從1994年就開始車牌控量,據測算,如果當時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底,汽車保有量就可能達到338萬輛,而實際僅為170余萬輛,這被認為是目前上海交通未出現嚴重擁堵的最重要因素。
幾年前,鄭州市中州大道、經三路、金水路、南三環、豐產路等近20條主次干道同時開工,被人為“肢解”的道路通行能力銳減。主干道升級改造,加上地鐵施工擠占道路資源,鄭州市區交通擁堵狀況加劇。痛定思痛,在經過深刻反思后,城市管理者開始重視在每一個施工點開工前事先安排好交通疏導方案,并盡最大可能降低現有施工點對城市暢通造成的影響,“還路于民”,并加快了施工進度。城市規劃更注重科學、合理。在市內,解放路跨線橋建成、東風路下穿文化路隧道開通、京廣快速路高架橋建成通車……新的跨線橋、快速路、高架路相繼建成。在城市外圍,鄭開大道京港澳高速公路收費站建成,更多的出入市區道路被打通,繞城高速公路對鄭州牌照小汽車降低通行費甚至免掉通行費。更多的創新舉措被推出。
鄭州地鐵1號線剛開始建設時,由于擠占道路資源,地鐵施工影響通行的問題遭到附近居民和媒體詬病。經過“還路于民”的一系列改進措施,地鐵施工對道路通行的影響在減小。7月份,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建筑學院謝浩等學生作的一份調查顯示,300余名調查對象對于“您覺得地鐵施工對您生活的影響”這一問題,回答“很嚴重”的僅占6.838%,回答“一般,還能接受”的占到76.068%,回答“幾乎不影響”的占9.402%。
有關人士稱,幾年前鄭州交通最困難的“陣痛”期,有關部門曾經建議采用“單雙號”限行、限制外地牌照進入中心城區等舉措,但是這些措施并未通過論證。如今,鄭州交通擁堵問題得到緩解,這些措施近期不會實施。“限牌”作為萬不得已的辦法,在鄭州還不合時宜。
“限牌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是否限牌尚未提上日程
河南省交警總隊副總隊長苗雨露此前在接受大河網記者采訪時說,治理交通擁堵,要靠超前的城市規劃和司機、行人遵章意識的提高,還要繼續堅持公交優先政策,同時也要考慮適時擴大“錯時上下班”的范圍,單純限制機動車上牌,只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征收擁堵費、拍賣車牌等方式,對“公平出行”也是一種損害,會導致社會資源更多地被有錢人占據。
苗雨露說,在美國紐約等大城市,軌道交通可以直接通到寫字樓下,大家出行非常方便,而且國外很多地方的道路并不寬,多是雙向四車道,但主要是機動車在走,行人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通過過街天橋、地下通道通行,基本見不到擁堵現象,這就說明了規劃的重要性。
“隨著‘鄭汴一體化’政策的推進和鄭州多個‘城市中心’的形成,加之地鐵等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鄭州老城區的交通擁堵狀況有望得到緩解,鄭州將來是否限牌,尚未提上總隊的工作日程。”苗雨露說。
鄭州交巡警支隊科研所所長陳長青說,根據鄭州機動車的增長情況,從長遠看,鄭州對機動車限牌勢在必行,但限牌應作為緩解交通擁堵的最后手段,而且,國家當前的政策是鼓勵汽車消費的,限牌也與這一政策有沖突。
陳長青建議,如果擁堵進一步加劇,可先考慮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來調節,如對市區劃分不同區域、對機動車收取擁堵費等,即便最后要出臺限牌政策,也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對于尚未購車的群體來說,限牌增加了他們上牌的成本,對他們有失公平,也會影響到他們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所以要充分論證、綜合考慮并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咱們的交通能力還有很大挖掘空間”
發展程度差別決定鄭州不會過早限牌
作為中部省會城市,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與北上廣三大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地區生產總值上看,三大城市早就進入萬億元俱樂部,而鄭州距離萬億元還相去甚遠。從公共交通上看,北上廣地鐵、輕軌、城市公交都要發達得多。對于鄭州這個城市軌道交通目前還是零、城市公交還有很大潛力的城市來說,能挖掘的潛力還很大,治理交通擁堵還未采用的措施還有很多。限牌作為緩解交通擁堵的最后“王牌”,弊端和優勢一樣明顯。發展程度的差別決定鄭州不會過早限牌。
據了解,目前鄭州市還在繼續嘗試探索改進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舉措。協助管理交通也成為各個辦事處網格化管理的一項內容,商戶、轄區居民亂停車也會受到辦事處的勸導。
今年,鄭州還將采取十一項措施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一是將增加1000多名交通協管員,幫助疏導交通;二是繼續落實市直、區直部門分包疏導路口制度;三是培訓組織低保人員作為志愿者上崗;四是對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機動車輛,堅決限行、停運;五是對擁堵路口進行道路精細化管理,提高通行效率;六是建設一批公交港灣;七是實行暢通鄭州每周3次例會制度,解決存在的問題;八是召開針對司機、市民等各界代表的專門座談會,聽取合理建議;九是在多個十字路口,搞環形人行天橋;十是加強對車輛亂停亂放的治理;十一是對非法營運的三輪車、觀光車等進行整治。
鄭州人的地鐵夢也將很快實現。鄭州市提出今年要力爭1號線全線貫通,開工建設1號線二期和4號線部分市政工程,做好5號線前期工作。包括航海路與鄭少高速連接線、西三環北延、北三環東延在內的大工程也都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新增的16個繞城高速公路出入市口已開工5個,其他工程將全部開工建設,2013年全部投入使用,屆時我市高速出入市口將達到26個。隨著新東站的基本完工、鄭汴輕軌的全力建設、京沙快速等的順利推進,“暢通鄭州”有了更加良好的基礎支撐。今年,鄭州市政府計劃新增公交車500輛,開辟、優化線路20條,使快速公交運營線路達到36.3公里。優先改善區域性交通,確保今年累計完成20條以上支線路網打通工程,20個主要路口交通渠化改造,50個公交港灣建設。
(來源: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