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河南省正式打響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發令槍。通過這一行動,力爭實現節地水平、產出效益雙提升,助推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全省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百園增效”行動的工作目標是,到2022年年底,整備、盤活產業集聚區50萬畝存量建設用地,基本完成零散土地整治及歷史遺留問題用地手續完善工作,全面建立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土地高效利用經驗。
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全省產業集聚區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得到有效控制,批而未供、閑置和低效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土地市場化配置效率全面提高,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達到15萬元。
在這次“百園增效”行動中,我省將突出抓好5項重點工作。
繪好產業集聚區規劃“一張圖”
按照“多規合一”要求,在2021年年底前,編制完成產業集聚區國土空間規劃,形成產業集聚區規劃“一張圖”。并加快推進對產業集聚區內土地勘測、礦產壓覆、地質災害、節能、水土保持、文物保護、洪水影響、地震安全性、氣候可行性、環境評價等事項的區域評估,確保各類項目快速落地。
織密產業集聚區用地政策體系“一張網”
以構建符合我省實際、管用、好用的土地高效利用制度為目標,省有關部門和各地將分別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形成省市縣三級上下貫通、有關部門橫向聯動的用地政策體系“一張網”。
盤活產業集聚區存量低效用地
在全面查清產業集聚區批而未供、閑置、低效土地的面積、宗數、位置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將采取限期開發、調整利用、置換盤活、依法收回、臨時使用等方式,分類施策,有效處置閑置土地45萬畝,并分類推進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盤活處置低效工業用地不少于5萬畝。
建立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制度
各地政府和產業集聚區管理機構要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區域評估,組織制定擬出讓工業用地“標準地”控制性指標體系,建立并實施“按標做地、明標供地、履標用地、對標管地”的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制度。2020年在鄭州市、開封市、濮陽市和長葛市先行實施,2021年在全省推開。
開展產業集聚區土地高效利用評價
健全土地高效利用評價體系。省自然資源廳將牽頭制定評價辦法,對全省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進行全面評價。(記者 李運海)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