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37”項目進行時】昂起綠色農畜產品加工龍頭


    時間:2013-10-30





      深秋時節,赤峰市紅山區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內一片繁忙,在已經建成投產的14家企業廠區內,運輸車輛川流不息,全區知名的“獨伊佳”牛肉干、百年老字號“瓜子張”炒貨、獨具蒙古族特色的“鼎醇”奶酒等產品,在這里裝箱上車,走向全國。赤峰市是傳統農牧業大市,家畜存欄連續7年穩坐自治區第一把交椅。如何將農牧業資源轉化為發展強勢?作為赤峰的中心城區,紅山區發展工業的空間非常有限。

      2009年,紅山區利用周邊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在文鐘鎮黑溝門村丘陵山地上開始建設紅山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園區項目。這個園區,讓這些原來產值較低的“山地”流金淌銀。目前,園區占地2500多畝的一、二期項目已完成,占地5000畝的三期項目正在做前期工作。

      以農興工,以工促農,提高了園區“原字號”產品的附加值和產出率。在赤峰獨伊佳食品有限公司風干牛肉生產線上,一塊塊優質牛肉經過自然風干、塑形、熏制等工藝流程,成為各種不同口味的真空包裝風干牛肉并打包成箱,以每斤上百元的價格銷往全國各地。企業的貨源主要來自周邊地區的大型屠宰場,年加工牛肉3000多噸。“公司以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為指引,正在阿魯科爾沁旗、克什克騰旗和松山區等地籌劃建設自己的養殖基地,這樣,不僅保證了肉源,同時還可帶動當地養殖戶增收。”公司董事長陳士慶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現代科技提升園區產品競爭力。園內的大中高科技飼料有限公司,是自治區生產能力最大的專業化高科技飼料研發、制造企業,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在機聲隆隆的生產車間里,一間幾平米的微機操控室就像整條自動化生產線的“心臟”,在這里,飼料配方、高溫滅菌等30多到程序全部由電腦控制,每100秒即可產出1噸飼料。憑借著優質高效的生產能力,公司拿到了江蘇雨潤、廣東溫氏等多家大型養殖企業的訂單。公司董事長劉秀偉自豪地說:“我們在全國率先研發出來的微生物飼料可有效提高牛羊的免疫力,減少它們生長過程中的藥物介入,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

      目前,該園區成為吸引涉農企業的投資洼地,并形成食品加工、生物制藥、種子研發、林產品研發、倉儲物流等產業板塊。已投產的14個項目已完成投資1.6億元,正在開工建設的21個項目計劃完成投資8.6億元,還有26個項目即將入駐園區。到“十二五”末,園區預計建成區面積5平方公里,引進企業100家,實現增加值10億元,安置就業萬人以上,成為自治區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