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圍繞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翁牛特旗對自身發展定位和發展路徑進行再審視,在充實完善原有工作思路的基礎上,初步確立了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以壯大縣域經濟、全力打造五個產業基地為核心,以發展非公經濟、培育特色產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為重點,推動縣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縣域綜合經濟實力排名進入赤峰市旗縣區第二梯隊行列,在全區各旗縣區中的位次明顯前移。
發展縣域經濟,產業是支撐。立足自身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加快建設具有特色、富有潛力的優勢產業基地,要努力構建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實現“四個翻番”發展目標。
—、打造全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面向京津、遼沈等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地,利用土地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綜合生產成本較低,具備建設自治區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的條件和優勢,按照國家級工業園區標準建好玉龍工業園區,同步推進烏丹、梧桐花、橋頭3個工業園區協調發展,吸引京津、遼沈及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資金、技術向我旗轉移。到2015年,全旗工業園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00家以上,年實現產值240億元,安置就業2萬人。
以工業園區為平臺,重點培育兩個轉移產業:一是以農牧業機械制造、礦山設備制造、汽車部件制造、電力設備制造為支撐的機械制造產業。重點推動鴻宇精密多功能收獲機制造、京銅銅業銅帶加工、五洲助康呼吸機制造等在建項目建成投產,力促金成重工完成股份制改造,精功機械、大久制造等簽約洽談項目落地開工。到2015年,機械制造企業達到30家以上。二是推進服裝加工、電子零部件生產等輕工紡織業,實施一批上下游配套項目,盡快形成規模。重點抓好金虎皮業箱包生產和現有服裝企業運行,建好歐美亞紡織產業園建設項目。到2015年,紡織服裝企業達到20家。同時,鞏固提升礦產冶金和建材化工產業發展水平,積極引進央企、行業龍頭企業,整合旗內礦產資源,推進大型高標準選場建設。重點加快金頂山礦業、恒久礦業、梧桐花鉛鋅礦區整合重組步伐,建成廣久、皇姑屯、華澳廣源等高標準選場。到2015年,整合組建3-5家大型礦山企業。加大資源勘查力度,2014年完成空白區域1:50000礦產調查工作。
二、打造全國知名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翁牛特旗現有在冊耕地314萬畝、草牧場755萬畝、林地511萬畝,是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和自治區優勢畜產品生產基地,也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示范縣。旗內農畜產品品種多、產量大、質量好,具有純天然無污染的優勢;產業化水平較高,距離京津、遼沈等高端消費市場較近。依托旗內豐富的綠色有機農牧業資源,在加快蒙都羊業、恒都牛業、藍天糖業、凌志馬鈴薯、格林德潤有機糧食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的同時,全力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不斷壯大面向京津、遼沈市場的蔬菜、畜禽、雜糧雜豆基地規模。到2015年,發展蔬菜30萬畝、馬鈴薯30萬畝、林果20萬畝、甜菜15萬畝,年出欄育肥牛20萬頭、肉羊100萬只,年生產加工生豬100萬口以上,有機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以上,有機養殖規模達到50萬頭只以上;培育發展基地式農牧業龍頭企業75家以上,發展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以上,確保每個農牧業主導產業都有龍頭企業帶動;新建旗級農牧業示范園區40個,鄉級農牧業示范園區70個,發展家庭農牧場20個,把楊家營子園區建設成國家級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加強原產地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將燈籠河羊肉、翁牛特牛肉、玉田皋大米注冊為地理標識商標,努力培育一批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
三、打造蒙東地區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翁牛特旗擁有內蒙古最好的風電場,全年有效風時7000小時以上,距東北、華北輸出市場較近,具備大規模開發風能資源的優勢條件,且太陽能資源豐富,全年有效日照2500小時以上,適合發展光伏產業。圍繞打造蒙東地區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的目標,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大力發展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必保蒙能五分地5萬千瓦風電項目并網發電,爭取年內進入國家綠色能源縣行列。抓好龍源、大唐、中電投等已簽約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進度,做大產業規模;全力抓好能源外送通道建設,積極為清潔能源輸出創造條件;此外,借助省級領導包扶貧困縣及赤峰市委、政府建設“赤錫經濟帶”、推進赤錫兩地水煤合作有利契機,積極聯系業主,做好煤化工項目前期工作,時機成熟立即啟動。到2015年,全旗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6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0萬千瓦以上,努力把煤化工產業培育成新興支柱產業。
四、打造全國知名沙漠越野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翁牛特旗集草原、沙漠、湖泊、奇山、怪石、松林、響沙等旅游資源于一體,素有“瀚海明珠”、“塞外水鄉”之稱,是距北京、天津、沈陽、大連等城市最近的草原、沙漠觀光旅游區。特別是沙漠旅游資源,在赤峰地區首屈一指。翁牛特旗文化底蘊深厚,因境內出土“碧玉龍”和“黃玉龍”被史學界和考古學界譽為“玉龍之鄉”,紅山文化、遼文化和蒙元文化都很具代表性。圍繞打造全國知名沙漠越野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堅持文化、旅游兩篇文章一起做,提升旅游品位和吸引力,實現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建設占地1000畝的文化產業園區,利用3-5年時間打造成翁旗文化發展的主平臺。引進北京道享集團,五年內投資10億元,集中力量開發沙漠旅游資源,建設響沙旅游公園、國際沙漠越野營地、沙漠生態旅游示范基地、五星級沙漠國際會議酒店群落等主題項目,打造國家4A級景區。到2015年,全旗年接待游客達到8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億元。
五、打造區域性物流集散地。翁牛特旗人口多,農牧業、礦產等資源豐富,商貿流通量較大,是溝通赤峰南北旗縣區的交通樞紐,在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在此基礎上,2009年我旗規劃建設了烏丹商貿物流園區,建成區面積現已達到1.1平方公里,引進各類商貿物流企業10家。目前全旗年貨物吞吐量達1.6億噸。物流業發展帶動了商貿業提檔升級,香河家具城、恒茂廣場、星級酒店等商貿項目相繼建成投入運營。
圍繞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區域性物流集散地的目標,以謀劃建設“一區、一中心、兩街、四節點”為重點,全力推動烏丹商貿物流園區建設,重點建好客貨運輸、農機配送、生產資料交易、藥材倉儲、農村牧區商品配送、果菜糧批發市場、有機食品和電力物資流通等功能區。到2015年,烏丹商貿物流園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以上,引進各類物流企業20家以上。依托赤大白鐵路,開工建設年吞吐量300萬噸煤炭物流園區;加快推進城市綜合體香河家具城、烏丹西區紅山路和新華街兩條餐飲商業街,以及烏敦套海鎮、海拉蘇鎮、廣德公鎮、橋頭鎮商貿物流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完善基礎設施;啟動香河家具城二期項目,加快餐飲商業街業態入駐,抓好一批綜合市場、專業市場和產地市場建設;同步發展面向生產、面向民生現代服務業,促進商貿物流與工農業銜接配套,逐步構建布局合理、上下聯動的城鄉雙向流通體系。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