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剛過,哈爾濱鐵路局就迎來了老朋友——呼倫貝爾的市委書記羅志虎率隊登門,對接鐵路建設項目。“呼倫貝爾市主要領導的頻繁造訪,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地區加快發展的決心!”局長何元很感慨。
呼倫貝爾市資源富集,經濟發展潛力巨大。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呼倫貝爾市全力推進清潔能源、煤化工、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生物制藥、綠色農畜產品、旅游等基地建設,僅在煤、電、化方面,未來幾年就將形成年產1.7億噸煤炭、800萬千瓦外送電力、200萬立方米煤制氣的生產規模。同時,滿洲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呼倫貝爾市被納入《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沿邊開發開放規劃》,在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開發開放經濟帶將大有作為。
大好來勢令現有疏運能力顯得“吃緊”。以鐵路運輸為例,該市的客貨運輸“主動脈”——濱洲線運力為每年1億噸,而目前運力需求就達到8000多萬噸,已接近飽和狀態,全力加快通道建設已是迫在眉睫。為此,呼倫貝爾再掀通道建設高潮。
鐵路是大宗貨物進出的主要通道,該市多方位暢通“外接口”。兩伊鐵路的開通運營,讓該市擁有了另一條進出東北的貨運通道。在此基礎上,呼倫貝爾市啟動了滿洲里——伊爾施鐵路建設,該線路將極大地提高口岸貨運能力,結束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無鐵路的歷史,帶動邊境區域發展。
同時,在呼倫貝爾和哈鐵局共同努力下,濱洲鐵路電氣化升級改造將于明年開工建設。改造完成后,濱洲線運力可提高近一倍,列車最高時速可達180公里,對呼倫貝爾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拓寬“外接口”,也要加強“內循環”。呼倫貝爾嶺東地區水資源豐富,靠近東北市場,是嶺西煤炭加工轉化的理想之地。但過去由于運力不足,無法實現“煤水對接”。隨著阿榮旗——扎蘭屯鐵路的竣工和阿榮旗——莫旗鐵路的建設,這一產業布局的調整已指日可待。
同時,公路、民航也在快速建設。綏滿高速阿榮旗——海拉爾段建成通車,結束了呼倫貝爾無高速公路的歷史;拉布大林——根河——阿里河一級路建設等多個公路項目也都在抓緊推進。扎蘭屯支線機場獲批,使呼倫貝爾境內擁有了3個支線機場;加格達奇機場的開通,則讓遙遠的鄂倫春可以直飛首府呼和浩特;根河通用機場市內航班正式通航,拉近了山林與城市的距離。未來幾年,呼倫貝爾市有望形成10個機場的“機場群”,不僅通達國際國內,還將實現市內偏遠地區的互通。
交通“通道”在打通,產品“通道”也在搭建。日前,市委書記羅志虎率隊赴齊齊哈爾市,就呼倫貝爾市煤制氣項目在齊市的市場開拓、齊市裝備制造業對嶺東地區的輻射帶動和500KV嶺東扎蘭屯輸變電等工程進行磋商。兩市還就毗鄰地區公路改造升級、旅游圈打造、綠色有機食品開發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并建立起長期緊密溝通機制,著力謀求合作共贏。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