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治區農牧業廳了解到,我區日前出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振興羊絨產業的意見》,自治區本級財政預算將從科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中整合1億元,設立羊絨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重點支持我區羊絨產業的科技發展、新產品研發、開拓國際市場、進行品牌創新和自主品牌培育項目,幫助內蒙古羊絨產業做大做強。
2012年,我區原絨產量達7642噸,約占全國原絨產量的一半,規模以上羊絨制品加工企業150家,羊絨產業從業人員約7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0億元。擁有包括鄂爾多斯、鹿王、維信、兆君等國內知名品牌在內的近60個品牌商標,生產的羊絨衫、羊絨圍巾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位。
然而,在國際市場上,我區羊絨生產企業一直存在著品牌培育不足,貼牌出口銷售比例高的問題,制約著我區羊絨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價值內涵來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勢在必行。為此,我區制定了創建羊絨知名品牌獎勵和扶持辦法,對收購國際化品牌和在海外以自主品牌開設直營店且銷售額實現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300萬元人民幣補助;對于在海外每注冊1個自主商標并實現銷售額2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30萬元人民幣補助;對在國內省會城市及重點城市聯合建立內蒙古羊絨旗艦店實現銷售額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給予30萬元人民幣補助。
從2013年開始,對羊絨產品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的企業一次性獎勵30萬元人民幣。希望通過5—8年的集中扶持,打造2個以上國際品牌。為提升內蒙古羊絨產業品牌知名度,我區還制定了每兩年主辦一次國際性羊絨博覽會的計劃,進行產品展示和學術交流,幫助內蒙古的羊絨自主品牌走出國門。
此外,為保護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提高羊絨價格和農牧民收入,自治區將完善我區的羊絨收儲制度。具備條件的企業自愿申請承擔原絨收儲任務,有關金融部門按企業收儲任務給予貸款,每年6000萬元收儲貼息資金由自治區本級財政、盟市財政和企業各承擔1/3。
來源: 北方新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