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確保今年糧食播種面積不減、產量不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15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內蒙古在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10250萬畝、產量732.8億斤的基礎上確保今年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努力實現糧食播種面積不減、產量不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提升產能。


      今年,內蒙古將繼續全面推廣“四控”措施,集成推廣一批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栽培技術模式,農藥化肥使用量持續保持負增長。調整優化主要作物區域布局和種植結構,增加更多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全區糧食播種面積由2015年的9870萬畝增加到10250萬畝;糧食產量由658.5億斤增加到732.8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跨上700億斤新臺階,并且連續3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糧食產量穩居全國第8位,始終處于13個糧食主產省區和8個規模外調省區之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自治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三五”以來,內蒙古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業資源節約,全面推進“四控”行動,全區水肥一體化面積達到2320萬畝,無膜淺埋滴灌901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統防統治面積分別達到4410萬畝和4660萬畝,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自2018年起實現持續負增長;生產標準化快速推進,全區連續3年實施生產標準化行動計劃,圍繞玉米、馬鈴薯、大豆、向日葵、蔬菜等主要作物提標擴面、提質增效,集中連片實施標準化生產的旗縣區已達到82個,7種作物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7087.3萬畝,標準化技術覆蓋率達到66.3%,自治區主推標準達到295項,主要農作物生產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持續強化技術集成和組裝配套,推廣應用了無膜淺埋滴灌、鹽堿化耕地改良“五位一體”技術模式、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栽培、水稻旱作、智能配肥、玉米新型除草劑等新技術、新產品,部分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為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記者 韓雪茹)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開發區發展規劃》,圍繞進一步加快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開發區的窗口、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等方面,明晰了“十三五”時期我區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2017-03-21
    • 前兩個月內蒙古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增長37.1%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89 9億元,增長37 1%。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中,蒙古國和俄羅斯為主要貿易國別
      2017-03-21
    • 前二月內蒙古進出口平穩運行

      1~2月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進出口商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進口方面,原油、煤炭、鐵礦砂、鉀肥、鋸材、木漿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
      2017-03-27
    • 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獲自治區5大類21項支持政策

      從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政策機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明確了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的若干政策舉措,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