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西烏珠穆沁旗昊融年產10萬噸鎳冶煉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煤氣爐主體以及煤氣發生爐冷站凈化設備已全部安裝完成。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通過2年緊張施工,目前4.8x110米回轉窯、5x40米干燥窯基座和拖輪軸及瓦座已安裝;礦熱電爐、主副煙道及下料倉等設備的安裝也已完成。據了解,昊融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萬噸鎳冶煉項目總投資350億元,包括境外和境內兩部分。
境外部分在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島建設,包括礦山、冶煉、電廠、碼頭等主輔設施;境內部分建在西烏旗白音華能源化工園區,包括冶煉廠、精煉廠。境內項目總投資為90億元,其中一期年產2萬噸鎳冶煉生產線已于2011年10月開工建設。該生產線采用回轉窯———礦熱爐———轉爐工藝,使用自動化、清潔生產在內的冶金工業最新技術成果,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鎳產品的主流工藝流程。
該項目的啟動和引進,標志著西烏旗依托資源優勢和現有的產業基礎,形成煤———電———鎳鐵合金產業鏈,實現地方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對園區工業經濟發展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鎳作為不銹鋼、高鎳合金鋼和合金結構鋼生產的重要原料,國內需求量逐年增加。該旗年產10萬噸鎳冶煉項目利用境外紅土鎳礦氧化鎳礦作為生產原料,將有利于緩解我國鎳原料短缺的矛盾,降低直接進口鎳的依賴程度。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就業崗位2400個,年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利潤31億元。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