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了解到,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截至目前,全區高效節水實灌面積達2826萬畝,年可節約用水近28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47,有效保障了自治區糧食和生態安全。
據了解,在農業農村部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農牧廳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政府投資為引導,帶動了節水農業的投資力度和建設規模,為全區高效節水農業大面積推廣提供了基礎保障。各級政府加強政策引導,紛紛出臺推進節水農業發展措施,通遼市、赤峰市等地政府先后出臺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指導意見,持續加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在持續增加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的同時,全區各地在項目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探索,推廣科學的農藝方法和管理技術,實現了各項節水技術覆蓋率達到100%,為推動高效節水農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重點在品種、結構、農藝、設施、機制等5個方面開展節水應用,探索形成了大興安嶺區噴灌補灌、西遼河灌區淺埋滴灌、燕山丘陵區膜下滴灌、陰山北麓高壟滴灌、陰山南麓集雨補灌、河套灌區井黃雙灌6大區域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并廣泛應用。隨著高效節水技術的應用,灌溉水利用率明顯提高,實現了省水、省電、省時、省地、省工,化肥、農藥、地膜、機械減少,增產、增收“五省四減兩增”的良好效果。
轉自: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