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80萬農戶在農業生產托管中受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21





      春和日暖,春耕正忙。4月18日,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舍必崖鄉舍必崖村,十幾臺大型農機在農田里往來穿梭,進行整地、淺埋滴灌管、播種施肥一體化作業,這是中國農業生產托管萬里行第三站——走進內蒙古活動現場。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今年在福建、江西、內蒙古、河北、吉林5個省區開展此項活動,著力推廣宣傳各地的先進經驗、典型模式,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推進農業社會化托管服務提檔升級。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聯合多家媒體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全媒體直播。活動現場,和林格爾縣菁禾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農民代表簽訂了農業生產托管合同。


      農業生產托管是在不流轉土地的前提下,農戶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部分或全部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方式。這種經營方式能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社會化服務組織來辦,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


      “去年,我將我家的53畝地全部進行了農業生產托管。雖然還是種玉米,但比自己經營畝均增收300多元,一年下來多掙了1萬多元,還能騰出時間干點別的。”62歲的村民侯云生樂呵呵地說。今年,舍必崖村已有49%的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托管,這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正在給當地農民生產生活帶來改變。


      2017年以來,內蒙古累計實施農業生產托管項目843萬畝,托管服務組織增長到10654個,80萬農戶從中受益。在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帶動下,更加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導入農業生產,有效解決了小農戶經營方式粗放、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為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助力下,內蒙古糧食生產連續3年超過700億斤,實現了“十七連豐”,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下一步,自治區農牧廳將持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打好春耕春播第一仗,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記者韓雪茹)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