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自治區“十四五”林業和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發布會。《規劃》明確,到2025年,內蒙古森林覆蓋率達到23.5%,森林蓄積量達到15.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45%,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積2650萬畝。
《規劃》全面考慮了內蒙古生態系統完整性、地理單元連續性和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性,與相關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銜接,確立了構建“一線一區兩帶”的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總體布局。
《規劃》明確了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林草生態修復、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生態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撐保障能力等6項重點任務及黃河重點生態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大興安嶺森林帶生態保護和修復、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自然保護地建設、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林草種業建設、林草產業建設、支撐保障體系建設等八大重點工程。
通過保護和修復,力爭到2025年,全區森林草原質量明顯提升,濕地保護與恢復初見成效,荒漠化防治持續深入,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能力明顯提高,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功能進一步增強,生態總體狀況進一步好轉,局部惡化趨勢基本控制,林長制有效推進,林草支撐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得到提升,林草產業富民惠民成效顯著,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架構基本形成。(記者郭利平)
轉自:中國綠色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