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日前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配套方案》。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內蒙古累計生產煤炭48.5億噸,近60%供應華北、東北、華東等地區,占全國跨省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累計退出煤炭產能0.69億噸/年,優質產能有序釋放,新增優質產能1.6億噸/年。單礦平均產能達到259萬噸/年,大型煤礦規模占全自治區煤礦總產能的89.3%,較2015年提高4.2個百分點。127處煤礦建成綠色礦山。煤炭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
規劃指出,內蒙古煤炭工業發展仍存在綠色發展水平不高、清潔高效利用不夠、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安全生產壓力增加等主要問題。
規劃提出,到2025年,煤炭供給質量顯著增強,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智能煤礦建設邁上新臺階,安全生產水平保持全國領先,基本建成綠色、集約、高效、智能、安全的現代煤炭工業體系。
供給更加穩定可靠。規劃提出,穩定內蒙古東部地區煤炭產能,在鄂爾多斯新建一批現代化大型煤礦,120萬噸/年及以上煤礦產能占比達到92%。科技創新貢獻率明顯提高,井下機械化程度基本達到100%,智能化技術裝備大范圍推廣應用,全自治區具備條件的生產煤礦全部建成智能煤礦,煤礦全員勞動工效達到7500噸/人·年。
規劃提出,優化區域布局,調整產能結構,嚴格新建和改擴建煤礦準入標準,新建井工煤礦原則上產能不低于300萬噸/年,改擴建煤礦改擴建后產能不低于120萬噸/年,健全產供儲銷體系。
加快煤炭綠色發展步伐。推進資源綠色開發,到2025年,生產煤礦綠色礦山達標率達到100%,推動生態低碳轉型,加強和諧礦區建設。
夯實煤礦安全生產基礎。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強煤礦安全基礎建設,2025年底前,一級、二級標準化煤礦占達標煤礦的80%以上,推進重大災害治理能力建設,提高煤礦企業法規標準執行能力,提升煤礦應急管理水平。
規劃要求,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完善煤炭科技創新體系,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大型正常生產煤礦全部智能化實現率達100%,強化人才引進和培養。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優化煤炭產業鏈,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推動煤層氣開發利用,2025年之前,基本摸清煤層氣資源家底。促進煤炭市場健康平穩運行,發展煤炭智能綠色物流,提升煤炭儲備能力,完善煤炭市場交易體系。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