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全國兩會?聲音】加強18億畝耕地質量的保護與建設


    時間:2013-03-08





      “必須確保全國18億畝耕地面積紅線,以滿足國內人口的糧食需求。然而,僅僅守住耕地數量紅線而忽視耕地質量紅線是不夠的,只有做到數量與質量并重,才能確保糧食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在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駐我區全國政協委員姚一萍的發言引起委員們的共鳴。

      由于長期從事資源環境與檢測工作,姚一萍對耕地質量的保護與建設十分關注。她告訴記者,過度開墾、重用輕養、掠奪式經營和不合理耕作等因素引起了耕地土壤退化、耕地環境污染和荒漠化、鹽堿化現象嚴重。以內蒙古大興安嶺南麓黑土退化為例,詳查的1272萬畝耕地中有55.8%的耕地土壤每年流失表土層0.2~1.1cm,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下降23.9%。

      目前,國家沒有一部關于耕地質量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1998年以來,內蒙古、天津、山西、江蘇等10多個省市相繼出臺《耕地保養條例》,對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已經與當前的耕地質量總體狀況不相適應。

      她建議,要加快耕地質量保護立法工作步伐,設立耕地質量管理專門機構,負責耕地質量的監督、管理、保養和建設工作;加大耕地質量建設的政策扶持力度,調整土地出讓金使用方向,將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金用于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制定殘膜回收獎勵補償機制和鹽堿地改良連續性扶持政策,完善節水農業設備補貼政策;采取以國家投入為主、地方配套為輔的方式,全面啟動實施耕地質量保育工程,包括實施耕地質量調查與土壤改良工程、建立統一的耕地質量監測預警系統、開展鹽堿化耕地等退化土壤耕地質量保育技術研究與推廣,從耕地質量保護源頭上控制農田污染并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