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廳局長訪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貢獻金融產業新力量


    時間:2012-12-21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貢獻金融產業新力量———訪自治區金融辦主任李雅金融是經濟的血脈,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加快金融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么,我區在當前金融業繁榮發展的基礎上,將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推動全區金融業繼續持續健康發展。就此內容,記者采訪了自治區金融辦主任李雅。記者: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有關金融方面的內容,對今后我區的金融業發展將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李雅:黨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新部署和新要求。其中明確提出了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等重要論述,這是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金融工作的指針。

      記者:在十八大精神的引領下,我區今后將從哪些方面著手,來進一步推動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

      李雅:我們要把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與推動金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貢獻金融產業的力量。

      首先,要積極推動金融改革發展。根據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和《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支持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深化金融改革和創新,促進銀企合作,保持信貸增長速度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大力發展地方金融龍頭企業,推動城市商業銀行增資擴股和跨區域經營。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理順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堅持農村信用社系統“服務三農三牧、服務小微企業、服務縣域經濟”的市場定位,穩步推進旗縣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產權制度改革。鼓勵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其次,努力擴大社會融資規模,加大對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我們要最大限度發揮自治區金融辦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統籌協調全區融資工作,健全完善銀政企溝通交流機制,推進銀企融資供需的有效對接。積極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東西部和縣域的合理布局,大力發展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充分發揮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作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擴大債券市場規模。

      第三是特別要加大金融對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務于全區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戰略方針。金融業要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保障“三農三牧”、雙百億工程、交通等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求。積極推動自治區與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落實戰略合作協議,做好企業上市輔導,進一步爭取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要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加大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多種渠道、多種方式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扎實深入做好農村牧區金融服務工作,著眼于農村牧區金融服務薄弱環節建設,推動實現農村牧區基本金融服務全覆蓋;積極引導農村牧區金融機構利用現代化支付系統和新型支付工具辦理業務,推動金融機具下鄉、糧食收購資金非現金支付、借記卡POS小額取現等新業務。此外,要進一步提升保險保障和促進經濟穩定運行的功能。以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為重點,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主體的農牧業保險服務體系。

      第五是要建立健全金融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提升金融業發展水平和活力。要繼續做好機構引進工作,吸引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證券、保險公司在我區設立分支機構,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造、穩步發展各種所有制金融企業,從而構建種類齊全、分工協作、競爭高效的金融產業生態體系。要積極培植新型地方金融機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加快籌建地方法人保險機構,加快推進汽車金融公司的設立和新增財務公司設立的步伐,積極探索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為我區企業創造更多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大力發展我區期貨市場,積極與中國證監會、鄭州商品交易所保持緊密溝通,推動馬鈴薯、動力煤以及羊肉、菜籽油、化肥等我區優勢產品在期貨市場的上市工作。同時,要引導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規范健康發展。

      記者:據了解,我區一直都非常重視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那么今后這方面的工作將從哪幾個方面來加強?

      李雅: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維護金融穩定”的基本要求,從內蒙古來講,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金融維穩工作,多次就我區金融風險防范工作做了重要部署。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意識,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與監管部門的金融穩定協調機制,繼續加強與中央駐區金融管理部門的密切配合,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要繼續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監管。建立健全自治區與盟市、旗縣、區三級監管體系,充分發揮內蒙古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動態監測系統的作用,利用該系統直接與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機構業務運營系統連接的優勢,對公司的業務實時監控,對各種違規行為實現實時報警,從而實現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有效結合,提高監管效率。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