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一圈”生態工程構建美麗鄂爾多斯


    時間:2012-11-27





      沿著220公里的外環路,建設3公里寬的城市核心區百萬畝防護林生態圈工程簡稱城防林工程,是我市加快推進“一核、一圈、一帶”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我市繼“六區”綠化、“四個百萬畝”工程和碳匯林工程實施以來的又一重大舉措,是鄂爾多斯市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牢筑鄂爾多斯綠色屏障的民生工程,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美麗鄂爾多斯,加快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的創建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目前,鄂爾多斯市已完成百萬畝防護林生態圈工程投資3.89億元,新造林14.68萬畝,撫育改造6萬畝,栽植沙棘、山杏、山桃等各類苗木4327萬株。

      ——強化領導,形成工程建設的強大合力。為全面推進此項工程,鄂爾多斯市確定該工程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政府副市長王建國為組長,各有關旗區和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市核心區百萬畝防護林生態圈建設工程領導小組。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細化工程建設內容,使工程實施不留“死角”,確保面積完成率、種苗合格率、地塊成活率達到標準。同時,鄂爾多斯市林業局成立了地方林業工程管理辦和林業工程質量督查辦、資金稽查辦,加大對地方林業生態工程質量和建設資金的監管,抓好工程規劃、布局、設計、施工、苗木、技術、驗收和工程資金管理等每一個環節,形成了工程建設的強大合力。

      ——科學規劃,提升工程建設的目標定位。城市防護林可以減少強風對城市的侵襲,滯塵防沙,吸收汽車尾氣和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降低城市二氧化碳濃度,緩解城市溫室效應,增加大氣濕度,被人們形象的比喻為城市的“綠色守護神”。鄂爾多斯城市核心區百萬畝防護林生態圈工程沒有停留在滅荒、綠化和追求森林效益的層次上,而是把功能多樣化作為建設的目標,不僅具備生態林和景觀林的功能,還具備經濟林、民生林的功效。在工程規劃設計中,鄂爾多斯市首次引種10000畝歐李,建設集生態、產業和景觀效益于一體的歐李防護林,不僅可以達到春天觀花、夏天賞葉、秋天品果的環境效果,而且可以解決林沙產業中沙棘原料供應不足的難題,延長林沙產業鏈條,并且在4年后可獲得歐李收入6000萬元,增加林沙產業收入近10億元,帶動就業近萬人。

      ——加強監管,確保工程建設的整體水平。城防林工程全部實行了嚴格的招投標、質量監理和掏錢買活樹的機制,加大了工程質量監管,實施“造林整地不合格不造林、種苗質量不達標不造林、抗旱措施不采取不竣工、造林數量不完成不驗收、造林質量不合格不兌現”和“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工程監理人員進行全程監理”的監管措施,地方林業工程辦和林業質量督查辦在規范林業工程建設的同時,實地檢查苗木規格、起苗包裝、調運方式、栽植工程完成等情況,發現問題現場督辦解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東勝區、達拉特旗和伊金霍洛旗實行部門領導包段、施工單位負責、技術人員監管的分級負責制度,建立定目標、定標準、定人員、定責任、定時間、定進度的“六定”責任制,逐級落實責任,加快了城防林建設步伐。

      桃紅柳綠是春的象征,青山綠水是景的美麗。鄂爾多斯市城市核心區百萬畝防護林生態圈建設工程的實施,力求最大限度實現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應,描繪了鄂爾多斯市生態林業、產業林業和景觀林業匯聚成民生林業的愿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生共贏的美好藍圖必將繪就在鄂爾多斯大地上。

    來源: 鄂爾多斯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