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草原,凜冽的寒風呼嘯著掠過錫林郭勒草原神華煤炭西二礦區。10月30日傍晚,數以百計的載重220噸級的礦運卡車穿梭于露天煤礦坑口和煤炭破碎站之間,被破碎的煤塊以每秒4米的速度通過3.4公里的傳送帶送到儲煤倉,最后經自動地面裝車系統裝車。
“東風8B9239號調車機,注意速度!”盯控在錫林浩特站神華工業站自動地面裝車系統操縱室內的車站調車員郭歷城用對講機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透過亮堂的玻璃窗,53輛C70編組的煤炭專列緩緩從裝載塔下駛過,定量漏斗以一分鐘裝一輛車的速度精準地把煤傾倒在空敞車里。
煤從礦里挖出到裝車發出僅僅用了50分鐘時間。
“這里是鐵路與煤炭企業密切配合的最前線。”錫林浩特站黨總支書記張大龍介紹說,“面對目前煤炭市場低迷的情況,我們要從源頭上盯控和監督裝車程序。”
“這列車將開往正鑲白旗煤炭集散地。”錫林浩特車務段黨委書記裴昭會接過話頭,并指著另一側的裝載塔說,“那一列由63輛C80編組的曹妃店232B煤炭專列,將開往曹不汗站組成萬噸大列。今年截至目前貨物發送量已完成2759萬噸,運輸收入已經達到16.08億元。”
由于今年經濟增速放緩,貨運需求明顯下降,面對市場給出的難題,錫林浩特站和貨主進行了無縫對接,他們站在產銷雙方立場,詳細算賬,尋找產銷雙方的贏利點,努力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錫林浩特地區八成多的煤炭是經集通鐵路集團公司錫林浩特站外運到全國各地的。”神華北電勝利能源有限公司銷售科長甄楓杰告訴記者。“集通公司在9月初就多次召開路企洽談會,積極為供需雙方企業創造見面商談的機會,提供最優惠的運輸政策、措施,主動為我們企業提供市場信息,千方百計降低中間環節費用,一噸煤就減免了15元運費。”
“不斷增加的貨運量,是集通公司積極與地方政府和煤炭企業協調溝通的結果,是積極建立裝車互補機制、適時調整裝車去向、強化專用鐵路管理、大力提高運輸效率的結果。”管轄錫林浩特站的錫林浩特車務段段長任立波話語中透著責任,“錫林郭勒盟是我國新興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探明儲量2600億噸,褐煤總儲量居全國首位。作為外運主通道,鐵路已成為支撐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脊梁。”
18時55分,準時拿到車站貨運班組送達貨票的Hy114次煤炭專列緩緩從錫林浩特車站駛出。
來源:《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