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獲悉,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成為全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模最大的省份,飛機和火箭增雨影響區域近百萬平方公里,年增加雨量20億噸左右,高炮防雹保護區域覆蓋主要農區,年均減少雹災損失3億元左右。內蒙古地域遼闊,橫跨“三北”,是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也是我國北方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在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但由于內蒙古氣象災害多發,特別是干旱、冰雹災害嚴重,制約著生態環境改善和農牧業發展。
為了充分開發利用云中水資源和有效防災減災,內蒙古大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據統計,目前內蒙古共有增雨飛機8架、新型火箭300部、防雹高炮600門用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和火箭增雨影響區域近100萬平方公里,年增加自然降水量約20億噸,相當于40座中型水庫的庫容。防雹高炮保護農田面積超過4000萬畝,年均減少冰雹災害損失3億元左右。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局長烏蘭表示,內蒙古是全國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最早的省區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工影響天氣事業得到了持續發展和不斷壯大。人工影響天氣已不僅是一項防災減災的科技措施,更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維護廣大農牧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
來源: 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