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優質草種 規劃交易平臺 呼和浩特打造優質牧草全產業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2-26





      在推進奶業振興工作中,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從“一棵草”入手,努力打造優質牧草全產業鏈。


      針對小草既具生態功能又有飼料屬性的實際,呼和浩特把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的重心轉到“草”上。關停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全部工礦企業,種草對礦坑精準修復。把山前荒地定位“都市草原”,依靠人工種植的天然牧草進行再造,同時配套中蒙博覽會永久會址、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建成了國家草原公園。


      “敕勒川生態綠廊位于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臺閣牧鎮,主要從事優質牧草制種、種植、加工以及牧草品種展示、農業技術應用。”正時農業公司總經理馬宏偉說,公司致力于將牧草和文創結合起來,培育草原旅游新業態。


      蒙草集團不僅把城郊荒地恢復至“風吹草低見牛羊”,還依托“數字小草”擴大修復成果。如今,集團收集了鄉土植物種質資源4.2萬份,植物標本10萬份,土壤樣本140多萬份,在內蒙古以及西北地區修復草原3000多萬畝。蒙草集團董事長王召明介紹,公司從呼和浩特起步,先后在新疆、西藏、陜西、青海、云南等省份開設研究院和分公司,“疆草”“藏草”“秦草”“青草”“滇草”正幫助當地恢復草原生態。


      隨著伊利、蒙牛進入全球乳業十強,呼和浩特的引領作用不斷顯現。“由‘中國乳都’進軍‘世界乳都’,必須推動乳業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包鋼表示,“產好奶”就要“養好牛”,“養好牛”必須“種好草”。呼和浩特在發展優質飼草130萬畝的基礎上,今年又配套了160萬畝草場。其中,青貯玉米種植面積130萬畝,苜蓿草、燕麥等牧草面積30萬畝。同時,規劃建設內蒙古飼草料交易中心,打造全國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飼草料交易平臺。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